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病毒性肝炎是高发病,而肝炎后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长期胆道梗阻最终亦会进展至胆汁性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处理方法种类繁多,争论亦多,如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肝癌合并肝硬化者高达80%,同时肝脏亦是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靶器官.肝胆胰等恶性肿瘤常侵犯门静脉或肝静脉及其属支,评估可否手术或选择何种手术方案有时殊为不易.因此,术前全面而准确地掌握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及其血流动力学信息,以及肝脏各血管系统与下腔静脉、肿瘤的空间关系等情况,对决策手术十分重要.目前各种针对门静脉系统的影像学手段中,主要有X线血管造影、彩色超声、CT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相比于其他影像技术,MRA具有诸多优点:无创,简便,无放射性辐射,造影剂无肝肾毒性,图像立体、直观,更易为临床外科医生所理解,一次能显示更大区域内的血管形态.但目前的外科临床中仍未充分利用已有的MRA技术为其服务,而MRA亦未能满足临床上需统览门静脉系统全貌的要求,不能同时显示曲张的腹壁脐周与后腹膜静脉、直肠上静脉丛,甚至有时门静脉右前支远端和左支也不能显示,若单纯增大成像范围,又将明显降低图像分辨度.此外,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MRA定量检测,目前尚无定论.在门静脉高压状态下和手术干预后,门脉系统及侧支循环的在体真实的病理生理改变,目前对此尚缺乏系统而充分的了解,导致对分流术、断流术、联合手术及TIPPS术等的选择有时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盲目性,对术后评价也缺乏全面、客观的根据,所以现存有各种不同、甚至是矛盾的结论.因此,很有必要紧密结合外科手术的要求,研究和探讨如何运用MRA技术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旨在针对门静脉系统,研究改进MRA的图像采集技术参数和图像后处理,以获取完整地、全方位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其所有分流侧支的高分辨度三维图像,亦能反映肿瘤与邻近动脉、静脉和门脉系统的关系;以MRA定量检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总结其变化特点;结合门静脉系统MRA的解剖和功能成像,评价手术效果,探讨和总结如何在腹部外科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