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结构凝聚理论的散热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工业界对于结构散热性能有极高的需求,点阵结构、翅片结构等包含大量细密尺寸特征的构型形式,具有轻质、比刚度高、表面积大等特点,常应用于散热、承载结构的轻量化设计。结构拓扑优化是设计此类构型的有效手段,经优化获得的构型因其复杂的拓扑构造采用传统机械加工方式难以制造。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加工此类结构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结构凝聚理论的多层级拓扑优化方法,用于设计面向增材制造、包含细密几何特征的结构。该方法将高层级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低层级子结构。其中,高层级结构通过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获得结构构型;低层级构型以结构几何参数描述,采用静态凝聚法实现内部结点自由度凝聚,通过对结构几何参数寻优实现低层级变拓扑的优化设计。通过研究子结构凝聚保留结点数目对仿真及优化结果的影响,得出保留较少数目结点可正确仿真物理场变化趋势,仿真精度随结点数目增加提升。通过承载梁最小柔度设计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此方法用于不同散热结构局部热源冷却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提升结构拓扑优化寻优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流换热作用对结构散热性能的影响,针对当前工业界应用的对流散热结构变密度拓扑优化模型中存在材料设计域边界附着问题,研究基于密度梯度插值对流换热系数建模方法中对流参数对于优化结果构型和目标函数的影响。提出一种顶底型向侧向型对流连续过渡方法消除材料设计域边界附着现象:该方法通过控制对流权重系数,在优化迭代过程中将对流类型由顶底类型逐渐过渡至侧向边界类型,避免均匀初始设计边界处密度梯度过大导致材料向设计域边界处聚集。此外,研究连续过渡方法中主要控制参数对优化构型及目标函数的影响,为该方法后续应用提供指导思路。通过平面对流热源冷却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SU-8胶是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制作高深宽比微结构的负性光刻胶,在非硅MEMS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刻成型的SU-8胶直接作为微结构材料具有多方面优势,但是与无机材料相比,其弹性模量和断裂强度偏低,采用高强度增强相材料复合是这一类材料最为常见的改良方法之一。但是文献报道的有关机械特性改良的研究结果不多,且增强相材料往往会影响其厚胶直接光刻成型能力,因此,开展SU-8胶复合改性技术创新研究对于拓展其在
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上转换发光行为而在军事、航空航天和生物等诸多应用领域备受关注。目前高品质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存在操作繁琐且产量偏低的问题。因此,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高品质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的方法对上转换材料的应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的研究共包含三个部分。首先对以乙二酸二乙胺或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制备微米级NaYF4:Yb3+/Er3+进行了研究。对水热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
2195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蚀性及可焊性等优势,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2195铝锂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以轧制板材为主,针对其挤压型材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2195铝锂合金挤压成形工艺的相关研究,严重限制了该合金的应用范围。本课题针对某企业对高性能2195铝锂合金型材的迫切需求,开展该合金挤压成形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为2195铝锂合金挤压型材制备奠定理
非芳香性有机发光化合物因其对于揭示生物体自发光具有重要作用,且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本低等优势在生物影像、防伪及化学与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非芳香性化合物的发光可以用簇聚诱导发光的性质进行合理的解释,但由于聚合物的结构不明确,无法清晰地阐明这类化合物本征发光与具体结构存在的联系。此外,纯有机芳香性化合物在获得室温磷光性质方面由于系间窜越(ISC
近年来,超材料吸波器由于在隐身、电磁防护、电磁干扰抑制、能量收集、热发射器、超透镜、辐射冷却以及微型天线等诸多方面的大量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传统的超材料吸波结构大多为基于金属或全介质材料的硬质基体,一方面,金属和全介质材料使得吸波器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硬质结构使得它们一般缺少柔性,从而难以实现期望形状的吸波器。此外,它们的电磁特性固定,难以满足复杂变化应用的需求。因此,对基于廉价柔性介质并具
单壁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一维分子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热学、电学以及光学性质而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因手性指数的差异,单壁碳纳米管包含多达200种不同结构。由于结构依附的能带结构,不同结构的碳纳米管将展现出不同的电学性质。这些不同的结构体给碳纳米管带来了丰富的电学性质,同时对区分某一手性指数的碳纳米管并将其付诸实际应用带来难题。因此,对碳纳米管手性的探测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本论文发展了一种
界面系统中的热输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一方面,人们长久以来对界面系统中声子输运特性的研究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界面热阻的存在也确实为设计具有较低热导率的材料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本文首先基于平衡分子动力学,利用非简谐声子理论对声子在非简谐界面系统中的输运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可以计算出非线性晶格中基于频率的界面透射系数的方法。此法可以有效地处理有限温度下的声子重构正态化问题。与
人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海洋已逐渐取代陆地成为石油资源的主要勘探开发区。隔水管作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关键设备,可能在洋流作用下因产生涡激振动而受到破坏,影响正常的钻井工作甚至带来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本文以正服役于南海油气开发工程的某实尺寸钻井隔水管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包含多尺寸、不规则排布附属管的多圆柱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在不同来流攻角、约化速度和圆心间距下附属管对其绕流和涡激振动特征的
氧化锌(ZnO)纳米线是重要的纳米功能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低温水热方法合成ZnO纳米线,具有工艺条件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大面积沉积和批量化生产的特点,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为了在更多种类型的基底上沉积ZnO纳米线,拓宽其应用范围,学术界引入“两步法”,其中,种子层的制备是两步水热法的关键步骤。优质的种子层能减小纳米线和基底之间的晶格失配,提高后序水热法工艺的沉积效果,增强对基底的适应性,进而
21世纪以来,陆地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枯竭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海洋蕴涵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正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而开发海洋的工程装备在海洋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工程人员关注的话题。半潜式超大浮体和海洋平台的水下部分与波浪的相互作用可以简化成波浪与浸没板的相互作用,同时为保护海岸线和近海工程结构物免遭波浪侵蚀而设置的消波堤和人造岛礁与波浪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简化成波浪与浸没板的相互作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