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443B射频标签一致性测试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零售业、物流业、制造业、医疗行业和信息产业等领域中。为了满足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必须要搭建一套高性能的RFID实时测试系统。本文围绕ISO 14443B RFID标签一致性测试技术展开研究,基于NI的PXIe模块化仪器,设计和实现了RFID测试系统。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调研了国内外对RFID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在RFID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高性能、软件可定制的实时性RFID测试系统成为一种必须。其次,研究了工作在高频频段的RFID系统,主要介绍了高频RFID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及系统通信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高频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通过电感耦合传输能量与数据,本文给出了电感耦合原理图和能量传输关键参数的推导过程。在标签向读写器返回响应时,标签采用了副载波负载调制,以ISO 14443B协议为例介绍了副载波负载调制技术。再次,详细研究并介绍了ISO 14443B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针对物理层,研究了读写器到标签链路的工作频率和场强、信息速率、调制和编码方式,以及标签到读写器链路信息速率、调制和编码方式等。针对数据链路层,研究了通信数据的组帧格式、通信过程的时序、CRC校验、标签的状态转移,并详细介绍了读写器与标签通信的命令集和标签响应。然后,在NI的PXIe模块化仪器上,搭建了基于ISO 14443B协议的RFID测试系统。系统的硬件采用了NI PXIe板卡,系统的软件分为测试系统上位机和RFID原型机两部分。RFID原型机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数据链路层模块。发射模块负责将命令编码、组帧并发射,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基带数据并对其进行解码,数据链路层模块负责控制发射模块发射命令以及接收模块接收响应,并将解析后得到的信息传送给上位机。最后,在已搭建好的RFID原型机的基础上,在上位机中加入仪器控制和测试模块,完成整个RFID测试系统的开发。上位机中,仪器驱动模块负责对中频收发器、上下变频模块进行初始化和参数配置;数据交互模块负责上位机与RFID原型机之间的数据交互;测试模块包括一致性测试和性能测试,本文对每个测试项目都给出了具体的理论分析、程序说明和测试结果。总之,本文设计的RFID测试系统完全符合ISO 14443B协议规定,并且具备实时交互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其他文献
特征选择方法的优劣极大地影响着分类器的设计和性能,它是模式识别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分类识别算法的可靠性及效率,需要对特征进行合理的选择,以选择出对该分类器而言最能
随着家庭信息化需求的的提高,家居数字化的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数字化的家庭影音娱乐设备作为信息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足不出户就能与外界联系的平台
从视频序列中将人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地分类与识别,是智能视频监控、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体行为分析与识别已成为计算机视觉中的
本文首先全面介绍了第三代短波自动链路建立系统,并对其自动链路建立(ALE)协议和业务管理(TM)协议的工作机制作了简要描述。重点讨论了数据传输协议体系的设计和实现。数据传
本文根据保定市及各县供电公司自动化信息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J2EE平台的Web系统开发。采用MVC模式和Struts框架,将系统分为视图层、控制层、模型层三个层次,并逐层实现,完成
随着多媒体服务与应用中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需求的不断增加,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预期需要提供更高的比特传输速率。日益明显的趋势让运营商寻找新的方式提升网络覆盖与网络容量
中断连续波雷达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以其固有的优点,近年来倍受世界各国的青睐,成为雷达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内对于伪随机码调相中断连续波雷达的
电力线用来作为通信媒介已成为现实,只要铺设电力线的地方,就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用电力线上网是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通信技术多样化,现代化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宽带电
误码仪是在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以及故障诊断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传统的误码仪基于CPLD和CPU协同工作,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且不方便携带,随着现代EDA设计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
计算机网上阅卷作为近年来我国考试领域的重大改革,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解决。目前,评卷管理都采用基于密码管理的模式,但当个人密钥丢失后存在身份无法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