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衔接与连贯这一问题,是中外语言学家在语篇分析中所关注的课题之一,韩礼德在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中,曾经指出:语篇就是在这两个方面都连贯的一段话语,即它从情景语境方面考虑是连贯的,故在语域上一致的;同时它本身是连贯的,故它是前后衔接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个也不能蕴含另一个。也就是说,连贯的语篇不仅仅需要在语篇层次上的衔接手段,另外必须与之所归属的语域保持一致.在本论文中,对这种一致性,笔者理解为必须与之产生的情景语境相一致.这种一致性可以通过某些衔接手段来体现出来.笔者在阅读大量商务信涵以及商务谈判材料后,对这种一致性的体现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运用了话语分析中话论转换理论对商务语篇详加分析。首先,商务语篇内部衔接手段的使用与其所产生的情景语境一致性表现在衔接手段对情景语境三个变量即: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情态有一定的体现作用,例如:语篇中某些衔接手段的频繁出现可以体现出该语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因此这些衔接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体现该语篇的话语范围。在商务英语函电中,很少使用外指类型的衔接手段,大部分指示类衔接项目都可以在语篇内幕找到预设项目,替代和省略的使用也在语篇中限制使用,这就加强了语篇对情景语境的独立性,从而体现了书面语篇的文体特点,因此这些衔接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体现话语方式的,连接衔接手段的运用也加强了商务书信的内部语言的逻辑性,从而也体现了商务语篇的文体特点。话轮转换的出现与否也体现了话语方式:商务书信是以独白形式出现的,不存在话轮的转换。在商务语篇中,某些衔接项目的出现也可以体现出交流双方的亲疏关系,从而体现话语基调。所以,在对大量的语料的衔接手段进行分析后,笔者根据这些衔接手段与情景变量的体现关系商务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进行了分类,即:话语范围体现类、话语方式体现类、话语基调体现类。另外,本研究中,所提出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特别是以韩礼德与哈桑的五种衔接手段,并综合了话语分析中话轮转化的理论,对商务语篇的深层结构进行了探讨,不仅解释了衔接手段与情景语境的一致性是如何体现的,而且也把话轮转换的体现形式—临近语对也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应用到对商务语篇的探讨中去,在阅读大量的商务洽谈资料后,总结出了六类临近语对关系,即:问候—问候、提问—回答、建议—接受、建议—拒绝、提出主张—反主张、提出主张—问题解决。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进行了简单得介绍,并且总结了其他语言学家对该理论的看法;此外对衔接与连贯的含义进行了解释,指出了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国内学者对商务英语语篇的研究进行了一下回顾。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韩礼德提出的五种衔接关系,并对语域、话语范围、话语方式、话语基调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话轮转换理论以及临近语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韩礼德的五种衔接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话轮转换理论,建立了一个分析商务英语语篇的理论框架,并在第四章、第五章分别运用该框架对四篇书面商务英语语篇、四篇口头商务英语语篇进行了分析,对分析结果做了总结。第六章结论部分主要总结了分析中的发现,指出了不足,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该研究不仅找出了商务语篇这一特殊科技语篇的衔接特点,更重要的是对语篇的衔接、连贯与情景语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