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习护生通常是指完成了护理理论课的学习,而走向临床实习的护理院校学生。实习护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她们是现在学生,又是将来的护士,临床实习工作是完成从护生到护士转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实习护生会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部分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一方面,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与患者建立护患关系,另一方面,实习护生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带教老师即护士与患者的关系,因此实习护生的实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所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也必然影响着医院的护患关系。实习护生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实习护生管理,将有助于优化护生的实习过程,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同时,良好的实习护生管理,还会促进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我们基于上述考虑,拟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对护患关系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对医院护患关系的影响,为医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出建议。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全部实习护生,包括: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2、研究方法:2.1对加强管理前(2009年3月—2010年3月)和加强管理后(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全部实习护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加强护生管理前后的差别。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分别分组比较。分析内容包括:(1)实习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的前后变化(包括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考核);(2)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评价的前后变化。(3)患者对实习护生满意度的前后变化。(4)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前后变化。(5)加强管理前和加强管理后由于实习护生所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变化。2.2管理方案:对实习护生进行入科前、实习中期和实习末期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并对带教老师组织统一培训,规范带教内容和评价标准,消除由于带教老师个人因素所引发的评价指标差异。2.3质量控制:(1)调查人员培训:向每一名调查员培训我们自制调查量表的评分标准。(2)资料的规范化获取:资料由专人收集,并由3名专职人员同时进行录入,并互相进行核对,及时纠正错误与问题。并剔除不合格的量表。2.4统计学分析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用t检验和卡方(χ2)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取α=0.05为差异有无显著性检验水准。研究结果:1、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对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加强管理后,实习护生(中专组、大专组和本科组)的理论、实践和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明显提高,与加强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对带教老师的影响:加强管理后,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加强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3.1患者对实习护生满意度:加强管理后,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加强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患者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强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加强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对由护生所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加强护生管理后,无论中专生、大专生还是本科生,所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都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中专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专生和本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强实习护生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进而直接或间接的提高患者对医院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医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2、加强实习护生管理为医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