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冠状动脉各向异性超弹性模型建立及耦合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2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负责供给心脏血液,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物力学诞生以来,很多学者都在致力于通过大量的,或健康,或病态的案例来揭示患病的力学机理,试图建立起冠状动脉的力学模型。近年来,生物力学关于血管的研究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Holzap fe l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冠状动脉本构模型,该模型基于真实的冠状动脉性质,包含了各向异性、非线性、超弹性或拟弹性性质,由三层结构组成。而后,Gasser和Ogden又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至此,一种最接近动脉本身力学属性的模型建立起来,记为“HGO”模型。本文采用了该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冠状动脉的力学特性做了分析研究,目的是获得国人冠脉在受到支架扩张后力学响应以及相关应力分布情况,为冠脉介入手术提供参考。本文针对国人与西方人冠脉力学强度上的差异性,对冠脉材料参数C10,k1提出了合理性假设,将参数变化范围固定在一个数量级内,在此基础上对冠脉各层进行了单轴拉伸模拟,得到了与国人右冠状动脉(PCA)近侧段实验结果十分接近的a2组参数。之后鉴于残余应力、应变在改善血管应力水平方面的重要性,本文研究了不同参数、不同张开角条件下的血管周向残余应力、应变分布。这一方面给明确了残余应变的在血管中的分布特征,另一方面也证实我们关于材料参数变化范围假设的正确性,同时也为后续建立含有残余应变的“HGO”本构模型打下了坚实基础。最终建立了不同参数下的,含有残余应变的冠脉-支架接触耦合模型,得到了随支架扩张尺寸的周向、轴向、径向应力,并采用有理式拟合得到了具有极高拟合优度的应力-扩张尺寸拟合方程。残余应变的研究使我们了解了材料参数、张开角对应变的影响。认识到了残余应变在血管中存在对动脉壁生理优化,改善应力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力-扩张尺寸拟合方程的提出对介入手术大有裨益,方程将支架扩张导致的动脉血管应力增大以准确的数值形式表述出来。将通过实验获得的血管极限应力代入拟合方程中就可以得出支架具体的扩张尺寸,这对介入手术将具有较高的数值参考价值,在实施手术前,可以参考该方程得到的扩张尺寸,结合患者的自身生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术中过大的支架扩张,导致动脉穿透威胁生命。
其他文献
双向DC/DC变换器(Bi-directionalDC/DCconverters)是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能量双向传输的直流/直流变换器。随着科技的发展,双向DC/DC变换器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正逐步应用到无轨电车
声子晶体是一种人工周期复合材料,具有与光子晶体类似的诸如禁带、负折射等特性。因其在降噪减振和声学器件设计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声子晶体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无网
大型结构发生损伤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对大型结构进行损伤识别,检测大型结构是否发生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结构现有的单元节点应变数据识别大型建筑
面对全球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节约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电网作为电能的传输媒介,减担负着电能降损的大任。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提高电能质量,实现电网的低损耗传输,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号召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理论线损计算对线损管理及制定合理的线损考核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对各种降损措施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一些传统的线损计算方法难以准确计算配电网的
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基础工作,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电网规划质量。而负荷预测模型是进行负荷预测的主要工具。目前可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模型方法众多,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选择部分适合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模型的选择主要依靠专家经验。现有模型自动推荐方法只是简单应用拟合误差,而模型本身的特性和预测地区相关因素对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选定合适的预测模型对预测结果非常重要。当前的模型选择主要根据预测结果与历史数据
一维颗粒链是一种特殊的介质,一维颗粒链中包含着线性、弱非线性以及强非线性动态响应,其中,强非线性动态响应使得颗粒链受碰撞后产生一种应力波——高度非线性孤立波,孤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