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众恐惧是交流恐惧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研究显示面众恐惧的现象很普遍,同时面众恐惧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在学习、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些现象,高度面众恐惧者因面众恐惧高而发展受阻。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环境,这个时期是大学生培养健康自我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本文对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社会自我效能感与面众恐惧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自尊与面众恐惧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大学新生较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大学新生自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的状况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者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并进而探索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1)大学新生面众恐惧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新生普遍存在面众恐惧,其中上台恐惧和办事恐惧两个维度相对比面试恐惧和校外与团组恐惧两个维度偏低。大学新生面众恐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除办事恐惧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外,面众恐惧总分以及上台恐惧、面试恐惧和校外与团组恐惧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大学新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大学新生。(2)大学新生自尊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自尊在性别上有显著的差异,男大学新生要显著高于女大学新生。(3)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社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有显著的差异,男大学新生显著高于女大学新生。(4)大学新生自尊和面众恐惧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新生自尊和社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和面众恐惧存在显著负相关。(5)自尊能显著预测面众恐惧以及其子维度上台恐惧、面试恐惧、办事恐惧以及校外与团组恐惧,自尊能显著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社会自我效能感能显著预测面众恐惧以及其子维度上台恐惧、面试恐惧、办事恐惧以及校外与团组恐惧。(6)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新生自尊和面众恐惧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