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水界面五氯酚的消减行为及其受电子供体/受体影响的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oly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曾被大量用于杀灭钉螺以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由于其性质稳定、难以降解,严重危害着土壤的生产力、生态功能、农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因此,有关PCP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其修复技术已经成为土壤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水稻田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湿地。由于稻田管理的需求,水稻土中氧化还原波动控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功能以及短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文以PC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在不同土壤、特别是水稻土土-水界面的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轻度、中度、重度及无放牧干扰的影响下土壤特性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大土壤硬度和容重变化趋势相同,均随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是影响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探讨氮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为综合评价氮高效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氮高效转基因水稻OsNRT 2.3b的两个不同株系N-04和N-08为材料,以亲本稻日本晴(Nipp)为对照,设置田间小区施氮和不施氮两种处理,分析比较种植氮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氮素形态及氮转化关键微生物的影响。取得结果如下:⒈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