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肃亲王善耆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时局跌宕起伏,如冰海行船,需要统治者有极高的胆识和政治技巧。清末新政是一次转机。善耆忠于清王朝,积极推动新政建设和立宪事业,为官清廉,为政恭谨,务实求新,建树颇多,是清末政坛上一位具有开通思想的皇亲贵族。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善耆对新政的认识及其主要新政举措。他严于律己,雷厉风行,大胆任用新人,举办诸多新政,如整顿警察、制定报律。这些措施是清政府新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革新人士的意愿和要求。 第二部分研究善耆在立宪运动中的种种行为。立宪是清末新政发展的结果。他不但私自联络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改良派,支持国会请愿,而且对立宪一些重要事宜进行了规划,如筹办自治。这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 第三部分考察善耆与革命党人之间的关系。他在联络康梁同时,积极联络革命党人,延用程家柽、谷思慎为幕僚,对革命党人采取优容甚至礼遇政策。他主动联络政治异端是一种策略,目的在于利用革命党人,同时为清政府举办新政、预备立宪赢得时间。 清王朝被推翻了,但是善耆在新政过程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如报律、著作权律、出版律及一系列有关自治、立宪的章程。当然,善耆的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根本统治。他曾在庚子事变期间帮助日军组织巡捕队,辛亥后为复辟不惜出卖大量权益给日本,这些是应该批评的。 本文主要研究清末时期的肃亲王善耆,结合其成长环境和经历来探讨其施政得失,从而明了清末新政、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间的互动关系,深刻理解清末时局的复杂情形。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通过评述磨制石器功能研究方法,即形态比较法、民族志类比法、考古分析法、力学分析法和使用痕迹分析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前几种方法都只能作为石器功能推测的
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祖先祭祀活动。祭祀共同的祖先,是宗族得以维持和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祭祖活动所在的场所亦发生了改变。从周代贵族的宗庙祭祀,到明清时期祠
国号即国家之称号;亦为天命所钟、历数所在、万民拥戴之象征,是国家政治文化之符号。年号是用以纪年的名号,在中国封建社会,依照帝王纪年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五德终始理论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清政权儒学化(接受儒家文化)进程,在清入关前政权的努尔哈赤时代起已经开始,此后到皇太极去世一直继续,尽管中间有过挫折与回流,但从未完全中断。入关前政权是
针对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成像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动态范围小和响应线性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兼顾图像传感器动态范围及响应线性度的方法
“大遗址”保护研究,是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兴起的一个新课题。长城作为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接带是军事工程类大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其内涵丰富、保护状况复杂。
本文从元代的匠籍制度出发,讨论了元代制瓷工匠的构成及产品,认为磁州窑和吉州窑系工匠、文人画家以及波斯工匠皆参与了元官窑的生产并对其产品的技术风格等有较大影响。此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