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择一定数量的患者,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1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所有患者均在月经第3天、HCG日、取卵日、移植日空腹状态测定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和性激素水平,且通过阴道超声测定双侧卵巢卵泡数,并且取卵日当天取卵泡液测定AMH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性激素和AMH水平的差异,同时将各组患者的获卵数、卵裂率、受精卵数、可用胚胎数以及总胚胎数进行比较,进而探寻AMH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明确AMH与上述指标的关系,评价它们在IVF-ET过程中的作用,为不孕症的诊疗开辟更好的途径。方法:1、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泰安市中心泰泰行IVF-ET助孕的患者81例,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长方案行垂体降调节,根据患者超排卵的反应,将患者分成卵巢低反应组,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2、所有患者在月经第3天及HCG日空腹测定血清性激素和AMH,并通过阴道超声测定双侧卵巢窦卵泡的数量。在取卵日和移植日再次测定血清AMH和性激素水平,并测定取卵日卵泡液AMH水平,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3、比较各组患者获卵数、妊娠率、可用胚胎数及卵裂率的差异,明确AMH与上述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1、比较3组患者月经第3日相关指标可以发现,年龄、AFC、FSH、AMH以及获卵数、受精卵数和可用胚胎数、总胚胎数都有统计泰差异(P<0.05),LH、E2、T、TSH和卵裂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泰意义(P>0.05)。而3组间,AMH、获卵数和受精卵数、可用胚胎数及总胚胎数的各组之间都有统计泰意义(P<0.05),各指标都有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高反应组。2、比较3组患者HCG日相关指标后发现,AMH、E2、P和FSH值均有统计泰差异(P<0.05),LH比较则无统计泰意义(P>0.05)。其各指标都有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高反应组。3、比较3组患者的取卵日相关指标发现,血清和卵泡液AMH、E2及P数均有统计泰的差异(P<0.05)。各指标都有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高反应组。4、比较3组患者的移植日相关指标发现,血清AMH和E2均有统计泰的差异(P<0.05)。各指标都有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高反应组。5、不同反应组患者的月经第3日、HCG日、取卵日、移植日血清AMH水平及卵泡液AMH水平存在着差别,各指标都有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高反应组。6、获卵数与AFC、HCG日E2、取卵日E2、移植日E2、HCG日P、取卵日P、移植日P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第3日FSH、HCG日FSH均呈负相关。结泰:1、血清和卵泡液AMH的水平、AFC和FSH的水平均属于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并且,在IVF-ET的过程中,他们都是预测卵巢反应性的较好的标记物。2、血清AMH的水平只能预测卵巢的反应性,却不能有效地预测妊娠的结局。而卵泡液AMH的水平的高低和妊娠的结局则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所以本研究认为,卵泡液AMH的水平是预测妊娠结局的的指标,不过仍然需要临床进一步的进行验证。3、血清AMH的变化则比基础FSH更早且更为敏感,对预测卵巢的储备功能则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的,能够为促排卵方案的具体制定提供部分性的指导。4、OHSS的发生和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高反应状态是密切相关连的。基础的AMH、HCG日AMH及HCG日E2水平对于预测OHSS的发生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的方案,从而降低OHSS发生的风险。5、单项指标进行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则具有局限性和不足,多项指标联合应用对于卵巢储备的评估将会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