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中的南洋想象研究——以老舍、徐志摩、许地山为中心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上半叶,身处内忧外患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着自我身份和国族重构的双重任务,南洋想象的不同面向就返身映射了其身份认同与国族重构的努力与困惑。现代文学中涉及南洋想象的作品很多,但是针对南洋书写的研究却起步较晚,王瑶先生的《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东南亚》,是此一领域几乎最早的研究成果。此后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作家或作品中的南洋风情研究。新世纪后,这一领域开始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路径由意象、审美等文学研究开始走向涉及空间、族群、阶级、身份认同等的文化研究。  本论文借鉴最近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将现代文学中的南洋想象与作家自我身份认同及其国族重建的努力联系起来考察,以徐志摩、许地山、老舍的南洋的书写为中心,辐射其他,概括出现代作家笔下的南洋想象的三个面向——次国族、欲望对象与救赎之地,以此探究现代文学南洋想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并进一步思考关于“地景”、“人群”、“文化”的南洋想象与中国/中国人(中国现代作家)的身份认同之间的深层关系,即南洋想象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主体建构、中国认同间存在何样的关联。以这样的思路从研究作品入手,思考作品、作者、南洋、中国的内在关联。  论文共有五部分。前言:概括介绍现代文学中的南洋书写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一章:异域书写与身份认同。论文首先梳理了中国历史中的异域书写的一般样态,认为近代中国在世界中的变化,导致了现代文学中异域书写的繁荣。其次,介绍论文展开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考察“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现代小说中的南洋形象。这部分以老舍、徐志摩、许地山为中心,分析现代作家想象了一个什么样的南洋形象,其主要面向有哪些。第三章:南洋想象与身份认同。这部分着重考察南洋形象怎样返身投射作家的身份认同或困惑,从南洋书写中的地景、人群、文化三个面向来看其中的“我”之位置。结语:“我”在西洋、南洋间。在“他者”南洋下确认的“自我”主体位置始终被强势的“西洋”所打破,失却其稳定状态。
其他文献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其作品浪漫诗意、文风单纯质朴,尤其是其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不仅与现代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充满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近年来
介绍了Intel推出的新一代消费类SoC芯片CE2110,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平台硬件模块。软件采用Linux和开源Gstreamer媒体应用框架,以管道为设计主线,实现MPEG-2和H.264的硬解码及其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男性的择偶观悄然变化,他们将青睐的目光停留在比自己年长的“成熟、有女人味”的姐姐们身上。其实,爱情本无年龄界限,重要的是彼此心灵的契合度。  “姐弟恋”挑战固有思维  从传统的婚恋观来看,爱情中的男女,男大女小是常态,男方通常处于强势,而女方则处于被保护的地位。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男权至上、男主外的传统定式已被打破,而男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负荷已接近临界点,所以从
近年来,有关端木蕻良的研究不断深化,端木及其作品的价值正日益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端木在1942年以后的作品呈现出与此前截然不同的风格。本文以端木1942年到1947年的小
别老调侃玩摄影穷三代,不过看了这么久杂志,也该有点意料之外的收获。这几位忠实读者的大变身,着实让我们惊喜。三宝两年逆袭实力惊人的民间高手最开始拍摄的时候,拍摄技术并
本论文试图从民族国家想象的角度切入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并主要以鲁迅、沈从文和赵树理的乡土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具体作家的研究探讨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