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穴针法现代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xl8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透穴针法的起源及发展,展示透穴针法的历史沿革及应用情况;同时从现代临床实践提供的经验出发进行总结,通过回顾性文献研究,探讨透穴针法的选穴和治疗规律,为以后透穴针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相关透穴针法医藉的研读及总结,探讨透穴针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运用情况;同时以国内关于运用透刺针法治病的临床研究、临床对照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再将相关资料输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保存,对最后纳入的临床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进行提取,依据所用透穴所治病症、选穴原则、选穴方法、特定穴加以分类、归纳、整理,进行相关数据处理,通过建立图表方式分析,总结出透穴针法的选穴及治病的规律。结果:1.透穴针法起源于《内经》的直针刺、恢刺及合谷刺法;其临床运用始见于元代王国瑞的《玉龙经》;明代杨继洲、吴昆等医家丰富了透穴针法的内容;至清末周树东对透穴的论述使透穴针法的理论更加全面,趋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透穴针法得到飞速发展,在大力推广的同时并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总结,使其不断发展。2.192篇纳入文献中透穴针法临床治疗中面神经炎占27.08%,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占17.19%,偏正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占5.73%。3.透穴针刺以局部取穴原则为主,占640次,其次是远道取穴79次、随症取穴41次,辨证取穴运用较少,仅21次。4.透穴针刺选穴以本经透刺最多,占412频次,其次是异经透刺,达185频次,表里阴阳经透穴计143频次,同名经透穴较少,其频次仅41频次。5.特定穴在透穴针刺中运用达545次,占透穴总频次的69.78%,其中交会穴的使用频率最高,达31.37%,其次为五输穴,达16.13%。结论:1.透穴针法初萌于春秋,形成于金元,成熟于明清,兴盛于当世。2.从文献报道的透穴治疗病种的频率来看,主要用于面神经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正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3.本课题中透穴针法主要是依据局部取穴原则进行选穴,其次是远道选穴、随症选穴及辨证选穴。4.本课题中透穴针法选穴以本经腧穴之间的透刺为主,其次是异经透刺、表里经透刺及手足同名经透刺。5.本课题中选取特定穴进行透刺占透刺选穴的69.78%,可以认为透刺选穴时腧穴本身的功能特性是进行选穴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其结构主体的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抗震能力和主体结构的安全。主要结合文献资料,对高层框剪结构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
“初因肝郁,久病在络”是吴鞠通于肝系症治中最核心的思想,整部《吴鞠通医案》对于肝系疾病的医案记录,可以由此延伸出各式的疾病发展与治疗过程,包含肝系自病与五脏相关之病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日益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评价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重要手段,作为人们
研究目的:过敏性鼻炎是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的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变态反应,是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表现为以鼻粘膜的病变为主的一种临床常见
生物反馈技术是传统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虚拟现实系统具有良好的沉浸性、互动性和构想性而被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基于这2种技术的心理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介绍
阮籍的诗作主要是总题为《咏怀诗》的五言诗82首,这82首诗是阮籍整个人生思想感情的汇总。自古评阮诗就有"阮旨遥深""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说法。本文试图以阮籍五言《咏怀
一、研究目的解毒化瘀汤由溪黄草、虎杖、白花蛇舌草、赤芍、田基黄、云苓、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临床上主要运用于肝胆湿热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为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监督行政管理模式,我们以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全面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需求分析与设计,并完
  本文介绍了状态检修的概念、优点、体制演变及实现状态检修的基础,根据文山电网的发展情况提出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实施状态检修的观点,并讨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内容、二次设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大学生社交行为与人格、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使用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大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