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皮秒光参量放大技术的微弱光信号灵敏探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5年对光参量放大器(OPA)的首次报道以来,由于OPA自身优越的性质,例如高增益、宽调谐及宽带增益带宽等,它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十年间,OPA的最重要应用之一是作为前置放大器,实现对微弱光信号的灵敏探测。一般而言,微弱光信号可能携带重要信息,所以微弱光信号的探测对实际应用而言是特别必要的。OPA对光信号的参量增益可以达到106-108,因此经OPA放大后,可以利用普通的光电探测器探测参量放大后的微弱光信号,实现对微弱光信号的灵敏检测。本论文对皮秒光参量放大技术应用于光信号的参量放大及灵敏探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主要内容概括为  1.对皮秒超连续白光的产生及其光参量放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1064nm皮秒脉冲光激发去离子水产生超连续白光,其经355nm泵浦的beta-barium-borate(BBO)-OPA放大后,可以获得高能量的窄带皮秒参量激光,波长调谐范围为430-2035nm,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及近红外区域;同时在近简并点匹配条件下,还获得了半高全宽为54nm的宽带参量激光脉冲输出。当泵浦光355nm的能量为2.6mJ时,可调谐皮秒脉冲的最大输出能量为0.57mJ,对应的波长为648nm。超连续白光经光参量放大后可获得高能量的宽带脉冲和窄带脉冲,提高了其光谱成分的功率密度,扩大了超连续白光的应用范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Opt.49,6645-6650(2010)上。  2.进行了荧光宽带皮秒光参量放大的实验研究。用Nd∶YAG激光的二次谐波532nm皮秒脉冲光聚焦激发吡啶1染料溶液,产生染料荧光,作为355nm泵浦的OPA的种子光。采用简并点Ⅰ类相位匹配方式实现宽带放大。在饱和放大区域,对应于近简并点处的不同相位匹配角,获得了带宽为16-53nm的宽带高能量非相干光脉冲,最大输出能量达到0.67mJ;在小信号条件下,简并点处,放大脉冲的半高全宽与理论模拟相符合。所产生的高能量非相干光经光学滤光片和压缩器后,可作为参量下转换的泵浦光、信号光或闲频光。此参量下转换过程在特定的相位匹配条件下可以产生高度相干的单色光,可为更多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提供重要光源。相关研究成果已在Chin.Phys.B.21,084211(2012)上发表。  3.对皮秒OPA技术应用于相干光532nm微弱光信号的灵敏探测进行了研究。我们推进了10Hz,15ps,355nm泵浦的BBO-OPA系统对于微弱光信号的探测灵敏度,使其在没有使用锁相放大器的条件下对于532nm信号的探测极限达到了1.03aJ/脉冲(相当于3个532nm光子)。此OPA系统的增益为1.36×108。与之前工作相比,探测极限和线性增益都有所提高,这主要归功于探测距离的增大,以至于参量超荧光背景噪声经长距离传播后急剧降低。波长为532nm的商用激光器在激光雷达和空间通信方面具有深远的应用潜能。在实际应用中,对于532nm微弱光信号的灵敏探测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Opt.Commun.291,329-333(2013)上。  4.利用近简并点相位匹配的皮秒光参量放大技术实现了微弱非相干光信号(710nm)的灵敏探测。探测信号为相干性差的被放大自发辐射光,我们通过增加探测距离、双波长注入及相位失配放大等方法进一步降低了参量超荧光背景噪声和提高了检测极限。此放大器的增益为1.5×108;探测极限为1.25aJ,对应5个710nm光子。该方面的研究结果已在Appl.Opt.51,8877-8882(2012)上发表。  5.对相位敏感放大的OPA和后向OPA技术进了介绍和分析。本论文中所利用的OPA技术是前向的非相位敏感放大的光参量放大器,与之相比,相位敏感放大技术可以抑制相位噪声的放大,从而降低OPA放大器的噪声值。对于后向OPA技术,当泵浦光的强度接近于后向参量振荡的阈值时,OPA的参量增益会非常高。实验上,采用这两种技术有望实现单光子水平的皮秒光参量放大,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寻找新的物质态。拓扑绝缘体就是一种新绝缘相,其体态能带具有特殊的拓扑性质,导致表面存在受到拓扑保护的导电态。由于能够直接测量电子的能量,动
范德瓦尔斯分子一直是实验和理论研究关注的一类重要体系。本论文研究了该类体系之一的Kr?D2O的作用势和束缚态能级,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  1、采用三重激发校正的耦合簇CCS
西昌市第二小学创建于1922年,坐落在航天城的中心,是一座集奋发向上的学园、健康成长的乐园、美丽优雅的花园、温馨快乐的家园为一体的创新型学校。全校教师150余人,60余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拥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中国百佳魅力女性、四川省特级教师、州、市拔尖人才以及分别在全国、省、州、市获得各类优秀称号的一大批业务精、理论水平高、教学艺术精湛的教
期刊
由于其非接触、无损伤等独特的操纵特性,光镊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物理、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成为本世纪跨学科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本论文围绕光镊系统及其应用展开,主
宇宙线从发现至今整整一百年,但其起源和加速问题却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世纪难题。因为带电粒子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磁场的偏转,丢失了原初方向信息。因此电中性粒子的探测是研究
表面等离激元极化子(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一种存在于金属和电介质界面处的电磁波模式。电磁波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强烈相互作用使得电磁波的能量主要被局域在界面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SM)被认为是20世纪比较成功的理论物理模型之一,它很好的描述了强、弱以及电磁相互作用。自其建立以来在实验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同时在模型中和实验观察上
研究量子多体强关联系统的性质是现代凝聚态物理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数值计算在研究这类问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近基于张量网络态的数值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量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动物园玩.rn一进入动物园,我就被那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花儿竞相开放,千姿百态,香气扑鼻.有的花儿红得像一团团火焰;有的黄得像一
期刊
本论文围绕几类新型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展工作:(1)多孔富氮碳材料的储锂机理;(2)PPy-Fe-O配合物的化学合成、结构分析和储锂机理;(3)PPy-NiO复合物中PPy-Ni-O配合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