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工程酶的研发已由过去主要针对蛋白质骨架的修饰转向对酶的活性部位改进上。本研究以人溶菌酶(EC 3.2.1.17)为模型,通过合理设计构建“双中心”酶和“双功能”酶。人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药用酶,已成为研究基因与蛋白质结构关系的经典模型。人溶菌酶基因包含四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2为氨基酸28-82编码,包括催化中心的残基(Glu35和Asp53),且Cys65-Cys81之间形成一段突环(loo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工程酶的研发已由过去主要针对蛋白质骨架的修饰转向对酶的活性部位改进上。本研究以人溶菌酶(EC 3.2.1.17)为模型,通过合理设计构建“双中心”酶和“双功能”酶。人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药用酶,已成为研究基因与蛋白质结构关系的经典模型。人溶菌酶基因包含四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2为氨基酸28-82编码,包括催化中心的残基(Glu35和Asp53),且Cys65-Cys81之间形成一段突环(loop)结构。我们将编码活性中心的外显子2重复嫁接到该突环中(Val74-Asn75密码间),获得“双中心”溶菌酶HLY-E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进行活性检测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HLY-E2的相对活性是野生型人溶菌酶的211.5% ,且稳定性与野生型相似。利用定点突变并结合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HLY-E2确实存在两个活性中心。我们在对核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锤头核酶能够编码具有催化活性的多肽,因此我们将由核酶编码的具有类似核酸酶活性的多肽称为核肽酶(ribopepzyme)。用同样方法将核肽酶的编码基因嫁接到溶菌酶的突环基因中,构建“双功能”酶基因,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获得“双功能”酶HLY-RD和HLY-2R。实验结果表明HLY-RD和HLY-2R同时具有溶菌酶的裂解活性和类核酸酶活性。因为自然界中大多数蛋白质(酶)都具有突环结构,所以工程原有突环为酶的新活性部位可能具有普遍意义。上述研究为获得“双中心”或“双功能”酶提供一条捷径。
其他文献
物质的THz光谱(包括发射、反射和透射)包含有丰富的物理和化学信息,研究材料在这一波段的光谱对于物质结构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太赫兹辐射产生效率做了一些改进,并首次用太赫兹时域谱技术对几种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具体如下:1,温度对LiNbO3晶体产生THz辐射效率的研究我们通过降低晶体温度,减小了TO声子-极化子通过非谐振衰减成为两个声学声子引起的THz吸收,提高了晶体
在本论文中,我们对原有的动量空间耦合通道光学势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将极化势模型扩展到了正电子与复杂原子的碰撞问题,并对正电子与激发态原子的碰撞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我们利用发展了的动量空间耦合通道光学势方法研究了正电子与基态及激发态氦原子的散射过程。首先应用一个复的等价局域近似的光学势来描述在正电子散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电子偶素形成过程,计算了低能和中能范围内正电子同基态氦原子碰撞的电子偶素形成截面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国家兴盛繁荣的持续动力。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仍面临内部资金不足和外部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的研发投资。而政府补助作为企业内部资金的补充,能否直接增加企业的研发投资?能否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对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和信号理论,本文分析了政府补助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补助对不同融资模式与研发投资间的关系。本
双光子吸收在许多高科技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设计和合成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材料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设计筛选角度出发,对几种双光子吸收材料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先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对分子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基态平衡几何构型,在此基础上,再利用ZINDO方法、完全态求和公式(SOS)及自编的程序进行组态相互作用计算,得到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性质等信息,这为结构-双光子吸收性质间关系的建
现金持有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话题,从凯恩斯提出现金持有的三大动机以来,对现金持有的研究经久不衰,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现金如同企业的血液,直接影响企业的存续,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也是基于这一点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内部控制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7-2016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收集整理了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企业财务数据,构建相应模型来考察了经济政策
本文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表达了由绿脓杆菌外毒素A的Ⅰa区和Ⅱ区以及超嗜热古菌组蛋白HPhA组成的融合蛋白rPEA-HphA作为基因转运的载体。工程菌经发酵表达及纯化获得了纯度90%以上的融合蛋白纯品。生物活性研究证明:rPEA-HPhA具有与DNA结合并使线性质粒迁移率增快的特性。细胞实验证明:融合蛋白对PEA受体阳性细胞BHK和Hela无毒性作用。受体竞争实验表明,当融合蛋白浓度
探测月壤厚度,掌握月壤层参数及其分布特征是当前月球科学探测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对月球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依托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基于辐射传输理论,建立月壤参数与微波辐射亮温之间的查找表,对月壤参数进行查找反演研究。研究中,首先详细介绍了月壤密度、介电常数、表面粗糙度、温度分布、厚度、水冰含量等参数相关模型以及研究中得到的月壤探测资料。然后,基于现有的月壤资料,改进了
本文采用高压原位拉曼光谱、高压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等目前高压科学研究最先进的实验技术,对环烷烃的中的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环辛烷作了较为系统的高压条件下的结构、相变、晶格振动等方面的研究。高压原位拉曼光谱实验发现了环戊烷、环庚烷、环辛烷在室温下的液-固相变和可能的固-固相变的相变压力点,以及晶格振动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利用高压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结果,首次给出了环戊烷、环庚烷、环辛烷高压新相的
光子晶体,又称光子带隙热库,是一种介电常数呈周期性分布的人工电介质结构,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其在量子光学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表明由于在光子晶体中的光子热库(光子带隙热库)性质与真空场热库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也会导致截然不同的量子相干效应,如光场的局域性、光子-原子束缚态等。本文将就光子带隙热库中原子系统的量子相干效应进行深入的研究,所考察的对象包括原子系统的自发辐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桥梁结构长期处在外部环境中,在各种因素下,结构材料会出现老化,导致结构性能和承载能力出现下降,进而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营,因此对桥梁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构健康监测在土木工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监测系统中安装的大量传感器导致耗资巨大的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移动主成分分析与传递熵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从采集到的信号中提取出损伤特征信息进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