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碱、甲氧明及两药合用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低血压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三组剖宫产产妇预扩容后腰硬联合麻醉下出现低血压时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麻黄碱、甲氧明两药治疗对产妇血压、心率及胎儿脐带血pH值的影响,探寻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低血压的最佳的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使用方式。  方法:选择本院90例拟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孕产妇,随机分为三组:麻黄碱组(E组);甲氧明组(M组)及麻黄碱+甲氧明组(EM组),每组30例。在首次出现血压低于基础血压的20%时按组别静脉注入升压药物:E组,麻黄碱12mg;M组,甲氧明2mg;EM组,麻黄碱6mg+甲氧明1mg。若收缩压再次下降至低于基础值的20%,则给予与首次使用相同药物以维持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监测并记录给予腰麻药后产妇连续20分钟的收缩压及心率,胎儿娩出后立即检测记录脐带血pH值,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的Apgar评分。手术结束,记录产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询问并记录产妇对麻醉的满意程度。  结果:M组心动过缓显著多于E组(M:23.3; E:0; p<0.05),E组心动过速显著多于M组(E:36.7;M:0; p<0.05)及EM组(E:36.7;EM:0; p<0.05)。胎儿娩出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M组及EM组脐动脉pH值和碱剩余值差异不大,但EM组脐动脉pH值显著高于(EM:7.34±0.04; E:7.31±0.03;p=0.010)E组,碱剩余值显著低于(EM-1.49±0.74; E-2.3±0.89mEq/L; p<0.001)E组。  结论:预扩容下麻黄碱和甲氧明的混合剂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产妇低血压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麻黄碱或甲氧明相似,但没有单独使用麻黄碱或甲氧明时给母婴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地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升压药使用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戊四氮慢性点燃癫痫幼鼠海马NSE、GFAP、NCAM的表达变化,及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癫痫引起的神经损伤机制,和OXC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行初次手术
目的:通过STIR-FLAIR序列与T2W-SPIR序列在眼眶MRI检查中的综合应用和对比研究,探讨脂肪-水抑制序列—STIR-FLAIR序列在眼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1例眼眶病变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