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筠赋对中国赋的借鉴与创新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朝两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赋”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体,倍受两国文人的重视,是中韩两国古代文学史的宝贵遗产。许筠(1569—1618),字端甫,号蛟山、惺所、白月居士等,是朝鲜王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学识文才极高,得到时人和后人的公认,是李朝汉文学者的典范。许筠流传后世的作品数量颇多,体裁广泛,内容深刻,其中“赋”有九篇。许筠赋以抒情为主,但在主题侧重方面各有不同,是作者现实经历的折射和真实心境的表达。朝鲜赋是中国赋的后生,许筠更是有着极深慕华情结的文人,因此在他的赋中自然少不了对中国优秀赋作的模拟和借鉴。许筠赋均采用了中国赋的传统形式“骚体”和“文体”。骚体赋长于抒情,尤其是哀怨之情。许筠的《东征赋》纪行抒情,《思旧赋》感时伤事,《北归赋》、《续静姬赋》感士不遇,《梦游鍊光亭赋》借梦境抒情,《梦归赋》感叹人生,这种种人生的情感体验用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骚体形式表现出来是最为恰当的。许筠另外的三篇赋——《竹楼赋》、《东林城赋》、《次别知赋寄吊诡石洲二友》采用的是文体赋的形式,在这三篇作品中,作者根据描写、叙述、抒情的不同需要,灵活地变换句式,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许筠赋对中国赋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也有不少借鉴。他运用中国汉代大兴的模拟的手法成功地创作了《思旧赋》和《续静姬赋》,两篇赋从题目到体例都承袭中国的《思旧赋》与《静姬赋》,以此种形式来表达自己与所模仿作家的异代同悲。此外,他还借鉴铺陈手法进行景色、场面、行迹等方面的铺叙,构成了生动形象的描写;运用中国赋经常采用的讽喻、夸张、渲染、曲笔、虚构、运用意象等艺术手法作为文章的主要表现方式,为其作品增色不少。除此之外,他还借鉴了一些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加深了其赋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许筠赋对中国赋在各方面的借鉴是极为成功的,许筠的汉文化底蕴也是极为深厚的。当然许筠赋的成功创作并不仅仅依赖于对中国赋的借鉴,更在于他在融会贯通中国赋创作的传统技巧后,能够旧瓶盛新酒,以新的方式来应用,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他将中国长篇赋中出现的五行方位象征的意义和情感分割并应用于独立的篇幅短小的篇章中,使几篇单独的作品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以及情感体系。而且,他还将自己的作品全部采用叹息式的结尾,形成自己赋作品独特的叹息式结尾的形式。许筠将中国赋的技巧灵活应用,形成自我风格的创新实为不易。探寻出许筠赋的创作风格,不仅对于中韩比较文学中许筠的研究领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更能够由此窥见朝鲜赋的创作概况,为人们以后进行中朝赋文学比较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其他文献
平时参谋谋略运用作为公安边防参谋人员的日常主要工作,是加强公安边防多项事务及业务建设的重要纽带。参谋人员是平时一切军事业务工作的具体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当前公
为突破赫兹接触公式在圆柱面内接触问题上的局限性,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该问题的接触模型,求解得出了接触面上等效应力的分布规律,即沿轴向两端大中间小,周向从对称中心向两边递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06例噪声作业工人按检查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
欧阳修有"思颍诗"30首,但篇目已无法确定。许筠作为朝鲜朝中期著名文人,其作品中有《和思颍诗》30首,与欧阳修自己选定的"思颍诗"数目相同。许筠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试图恢复
目的 分析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方法对83份护理文件进行质量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体温单存在质量问题占19.2%;医嘱单存在质量问题占9.6%;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