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隆文学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ya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西方文论的形成在于不同体系的交替建构,中国诗学的传统则是历代文论家对于中心话语的不断增补及扩展。其中对于中心话语的界定,有人认为是道、气、风骨、韵味、意境等等核心概念,亦有人认为是清、自然、冲淡、浑厚、典雅等等审美范畴,但也不妨视为情与法、道与文、文与质、因与革等等对立概念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明代文坛以及屠隆(1542-1605)自身的使用情况,选择了其中的情与法、因与革,以此作为连缀屠隆文学思想的脉络,并以此探论其对中国诗学的补益之功。   第一章从情法之论的角度探讨屠隆的文学思想。屠隆的使用“性灵”虽然多用于学道、修身、养性的语境,虽然在从儒家的传统范畴向释道的心性概念的转换过程中逐渐剔除情感因素,最终进入哲学与宗教的领域,但他在情与法的问题上坚持“模古欲法,自铸欲心”的调和之论,并从追求自适的人生观出发走向了“适者为美”的审美判断。   第二章则试图在中国古代文学因革流变的过程中厘定屠隆的历史地位。当祖述典型的文化传统遭遇一个以复古为风尚的时代,屠隆好古但也坚持“以时出之”,坚持“程古”+“自得”的调和模式。这种调和模式不仅针对“以通经学古为时文之蠹”的时弊,也针对李、何诸人的救弊之举,时代的现状决定了屠隆的文论取向与格局,他所规划的中庸之道正是那个时代最正确的选择。   第三章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角度考察屠隆的学术思想及其对文论的影响。本文指出,屠隆作为一个“力图不偏不倚地面对文坛争执的诗论家”,其允执阙中的文论正与其会通三教的宽闳的学术基础紧密相连:从情法之间的左顾右盼,到因与革的矛盾与妥协,寻求中庸之道的努力一以贯之。三教合一的思想不仅影响其具体的文学观念及论诗方式,还影响其思维方式,使他走上破执任性的无忌惮之路。不仅直接催生了屠隆的三部传奇,也最终造成了这三部传奇整体思想及艺术成就的平庸。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探讨,本文认为,屠隆文论的价值在于其执中兼融的取向:在诗文理论中提倡“模古欲法,自铸欲心”,在戏曲创作中要求“雅俗并陈,意调双美”,在一个矫激的时代,力图走出躁竞与偏执的历史氛围与言论环境,返回文学的正常情境,即在诗法与性情、复古与革新之间谋求一种调和。明代那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历史语境也成全了屠隆,前后七子以及之后的公安竞陵诸人,他们以其自身的偏颇凸显出调和之论的可贵,以其不同程度的改悔与修补证实了真正的文学之路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舍弃,而是一种兼有的中庸之道。虽然这种中庸并不一定比文学史上其他的平衡更高明,而且还由于与已有的理论建树面目相似,既不足以“接着说”,也不足以“自己说”,但这是一个终结性的整合,上足以涵盖几千年之传统,下足以指明未来文学之发展。  
其他文献
异体字问题是汉字研究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关它的很多问题往往纠缠不清,特别是连异体字的定义这样的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现在都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古人说“以史为鉴”,本
近年来,该局从水利工程管理考核为着手,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管理维护、严厉查处违章建设、大力发展综合经营等使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
土工合成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使充砂管袋软体排护岸新技术得以应用,软体排能适应不同水下地形条件,使排体紧贴河床、整体覆盖,防止冲刷、稳定河势,施工质量易控制,有较强的实
实行垂直管理,是国务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加强质量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我国整体竞争能力所采取的重大决策.对于确保党和国家质量方针的实施,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
《上海煤气》杂志是由上海市燃气管理处和上海市燃气协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发行的城市燃气技术性刊物,创刊于1957年。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48页。国际刊号 ISSN1009-4709;国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电磁兼容 (英文为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简称EMC)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共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这里讲的主体是设备或系统 ,它首先应能在其
农用机井是亳州市谯城区农田灌溉的主要基础设施。本文在分析该区农用机井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强化机井建设与管理,按基建程序进行机井建设管理、机井运行管理采用市
Among several post quantum primitives proposed in the past few decades,lattice-based cryptography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one,due to its underl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