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竞争的范围日益扩大,我国的中小制造业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只有创造出精良的产品质量和建立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这些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如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的消失,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生态文明的建设,使广大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要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国内中小制造业为了迎接世界的挑战,必然不断的进行新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升级,但绝大部分中小制造企业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缺少认知,难以建立起体系化的优势和持久的竞争力,导致新产品成本过高,老产品竞争乏力,难以建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目标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使企业实现成本的战略化控制,当前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内涵中,不仅指产品制造阶段的成本控制,还包括设计、采购等其它阶段的成本控制;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也逐渐变成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模式的背景下,成本控制不能只停留在企业自身,还要涵盖供应商和经销商等上下游企业,这就构建了全产业链合作进行成本控制的模式,并从成本效益的平衡中寻找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最小化。
本文把目标成本法作为研究对象,对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地阐释和分析,梳理了国内外目标成本法的发展历程,构建了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文章以中小制造业的代表——TX公司为实例,通过对TX公司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推行目标成本法过程与效果的详细解剖,深入地揭示了目标成本法对中小制造业的贡献和价值,并通过分析和评价,找到TX公司的经验和不足,对目标成本法推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说明,希望能够对我国中小制造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