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交流调速领域中,应用最广的是变频调速技术。继1971年矢量变换控制技术出现之后,交流传动技术就从理论上解决了交流调速系统在静、动态性能上与直流传动相比所存在的问题。而作为在80年代中发展起来的高性能的新型电机调速方法,直接转矩控制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矢量控制中计算控制复杂、特性易受电动机参数变化的影响、实际性能难于达到理论分析结果的一些重大问题。因此目前该技术已成为交流调速传动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是针对这一技术进行了一些仿真和实验的研究。 首先,本文的研究是从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出发,然后根据传统直接转矩的控制原理,对于定子磁链的不同轨迹,分别进行了六边形和圆形磁链的理论和实验分析。在六边形磁链的研究中,本文主要是使用了施密特触发器,通过磁链自控制单元来实现的;而对于圆形磁链的直接转矩而言,则是利用了电压矢量查表的方法,通过实时判断磁链的区间和幅值、以及转矩的大小,继而从表格中选择合适的电压矢量。总之,在这两种方法中,无论是利用哪一种来实现,最终都是要实现电压矢量的合理输出。此外,本文还对这两种控制方法中性能指标的特点分别进行了说明,并且对在低速下的转矩脉动进行了分析、比较。 本文不仅进行了理论及仿真的分析,而且还着重进行了实验的研究证明。在本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上,由于直接转矩控制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在硬件方面,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系统的控制器,其处理速度高的特点正好符合本实验的需要:在主电路中,本系统使用了集成度高的功率器件:智能功率模块(IPM),作为逆变环节,其集成了七个IGBT,实现了高开关频率逆变以及故障诊断的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的体积大大缩小、控制更加灵活。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速度反馈时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亚当·斯密的著作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便是"看不见的手"这一理论,国内外学者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分析,揭示出该理论背后的实质内涵,引导这只"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