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体耦合多工器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rr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波通信频率资源变得日益紧张,对微波滤波器的应用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短时期内研制出体积小、性能高、损耗低及成本低的滤波器成为当前研究滤波器的关键技术要求,由于同轴腔滤波器结构紧凑、体积比较小(有电容加载的情况下)、重量比较轻、通带插损小、阻带宽度较大、通带相对带宽可以做到5%、矩形系数好、功率容量高、电磁屏蔽性好、温度补偿特性好、无载Q值可以做到4500以上等优点,获得广泛应用。   在实际无线系统的应用和工程实践中,单个滤波器已不能满足多个信道集成到一个系统的应用需求,然而,多工器可以完成多个信道的信号传输、抑制彼此干扰及阻抗变换等功能。多工器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中继通信、雷达系统、电子对抗及微波测量仪表中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本文根据滤波器和多工器的基本理论,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对同轴腔体滤波器和多工器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多工器的发展,并根据多工器理论对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单谐振腔中腔体高度、加载电容及调谐销钉长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两耦合谐振腔之间耦合结构对耦合系数的影响以及输入/输出耦合结构进行了分析。   基于上述的研究和分析,成功完成了两款高性能多工器的设计,其一款为双工器,另一款为三工器。双工器的工作频段:1710~1880MHz、1920~2170MHz,三工器的工作频段:885~954MHz、1710~1825MHz、2010~2025MHz。本文通过分析同轴腔体滤波器的不同的耦合结构,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使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完成所选拓扑结构的电路仿真,采用Ansoft 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sSimulator)全波三维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两个谐振腔三维模型的仿真和优化设计。为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对双工器进行了制造和测试,实测结果均优于指标要求,某些指标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其他文献
移动云计算是一种将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的新技术,其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移动端数据分流。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分流将移动端的计算密集型任务迁移到云端来改善其移动端的CPU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MIMO系统采用多天线多接收技术能够在不增加系统平均功率和带宽的情况下成倍的增加系统的信道容量,并且与传统的SISO系统相比,在使用相同的总功率和
金属焊接过程中,由于不均匀温度场的存在,导致焊件不均匀膨胀与收缩,从而使焊件内部产生焊接变形并产生焊接应力。焊接应力的存在直接影响金属构件的承载能力、降低焊接接头及整
LTE网络下的D2D通信是一种邻近用户无需经过基站或核心网而直接通信的新型通信技术。D2D通信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强网络性能,如提高频谱效率、减少通信时延、增大系统吞吐量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应运而生。针对这些网络安全问题,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数据加密、
网位仪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助渔设备,能够准确测量鱼群和渔网的位置信息,提高捕捞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实时获取渔网相对于水面、水底和前方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减小渔网触底和触碰障碍
认知无线电是解决频谱利用率低和频谱资源短缺的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它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采用伺机方式利用和共享频谱资源,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而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被人们共享使用。在各种网络上,人们可以轻易地搜集到许多发布出来的信息,甚至有很多信息未经过隐私保护便被发布出来,从而侵犯了个人的隐私。
现今卫星通信、宽带点到点地球无线通信链接、无线路由和个人无线设备如手机的大规模应用,频谱不断拥挤,这给对地微波遥感测量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对被动遥感,因为地理相对
当今,因特网的使用已经演进到以内容的分发和获取为主,但是目前使用的IP结构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样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多种未来网络体系架构应运而生。它们打破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