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这三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贡献作用却在逐年减小。消费与投资结构失调,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是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因此,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造成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最基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另外,传统观念及消费预期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分析,找到其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分析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可行性,并借鉴其他国家刺激消费财政政策的先进经验,得出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的合理化建议。文章分五部分:第1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概括了消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财政学有关消费需求的理论,并对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农村消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章,首先给出了消费率的相关概念,继而分析了我国历年消费率变动情况,对农村人口比例与消费品销售额比例、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我国消费率与同期国际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第3章,分析了造成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第4章,借鉴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发展中国家刺激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经验。第5章,通过可行性分析,从分配制度、财政转移性支付、财税支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市场体系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财政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