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越障行走装置设计与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7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架空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大江大河、崇山峻岭,由于长期工作在各种不利气象条件下,线路及其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较高,定期巡检和维护输电线路不但可以减少电网事故的发生,还能够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对输电线路巡检主要有地面目测法、航测法、地线移动巡检机器人三种方式。地面目测法劳动强度大、巡检精度低、巡检盲区大;航测法成本高、续航能力差;地线移动巡检机器人需要对地线金具进行改造等。另外,这三种方法都只能巡检,难以代替高危险的带电作业电工完成线路及设备等的维护工作。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能够在输电导线上行走并越障的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本文主要完成该种机器人越障行走装置的设计和研究。  首先,为了解巡检和修复机器人的作业环境,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输电线路塔线体系,以及线路上的障碍物类型、数目、分布等。复杂的线路环境是综合考虑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后的结果,输电线路越障行走装置沿地线巡检与沿导线巡检各有利弊。为最终实现巡检与修复的一体化操作,本文选输电导线作为越障行走装置的巡检路径。  其次,对比论证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基于输电线路的线路巡检的要求,结合线路障碍物类型与尺寸,初步确定了两套设计方案。通过分析重量、结构紧凑性、力学性能、防坠落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平开式三臂悬挂设计方案。完成了方案原理设计、详细结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非标零部件设计、控制软件设计等。整个装置主要包括旋转结构、上下运动机构、越障机械手臂和控制检测四大部分,各部分有机配合完成输电线路越障巡检作业。  平开式三臂悬挂结构配合刹车制动装置增加了装置的爬坡能力,可适应输电杆塔随地形变化产生的高度差;独特设计的防坠落装置,能保证越障行走装置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不发生线路脱落事故;采用应急电源与感应电源的复合形式,既能满足特殊情况下供电要求,又体现了轻量化设计理念。  最后,通过试制样机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完成调试和误差注意事项分析。基于塔线体系线路环境和装置D-H表示法的分析,编写设置了越障行走装置的工艺及参数。巡检速度为2km/h,障碍物线长方向最大尺寸为55cm,竖直方向最大为 30cm。越障过程中至少保证有两个手臂悬挂在输电线路上。对整个系统总装后进行了调试,包括对各个电机测试、控制回路测试和控制软件的测试,结果均在合理误差范围内。
其他文献
本文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产品数据安全的研究与系统实现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产品数据的特点,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胁以及主要的安全特点,分析了网络化制造中产品
试检验测机构主要是针对是公路水运工程的建设情况,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检验,明确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也就是说试检验测机构是检验工程建设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是机构存
在各大城市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压力,通常会在地下修建地铁等交通运输,用来缓解城市道路压力,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对于地铁的修建也够相同,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如何在比较潮湿地下水
近年来,为了满足对机器故障进行精确诊断的需要,非线性、非平稳、非高斯信号处理技术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阶统计信号处理技术是非线性、非高斯信号处理的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是其自身优点以及时代发展的双重作用,尤其是信息系统的引入,在时代发展潮流中不断深入.对于多个主体,加强
企业改革与发展在资本市场高速变化的今天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勘察设计院在之前属于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完成国家指令性任务,它的资本结构基本不会对该单位的经营和运行造成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对新疆地区230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交通运输方面,人们不仅追求其便捷性,也对其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铁、动车、飞机等高速交通工具,噪声问题是影响其舒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预测和控制高速交通工具的噪声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筋板结构作为最常用的工程结构之一,通常用于组成高速交通工具的舱室部分。在振动激励或声载荷激励作用下,其声辐射特性及隔声特性极大的影
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为社会培养健康阳光的少年.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思想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去正确的引导,关注学生的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建筑行业在近些年来的发展变化巨大,建筑数量增加,建筑种类多样化,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的环境背景下,我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