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鼻息肉患者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前后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IL-5(白细胞介素-5)、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的差异性,了解鼻息肉形成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IL-5、GM-CSF表达的作用之间的关系,及鼻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的影响,进一步揭示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法,检测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前后鼻息肉组织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IL-5和GM-CSF的表达;采用HE染色法检测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前后鼻息肉组织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把每个鼻息肉组织测得的IL-5、GM-CSF(包括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前后)分别与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绘制成散点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鼻息肉组织中IL-5、GM-CSF的表达和嗜酸性粒细胞侵润程度均增高,与正常下鼻甲组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鼻息肉患者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前后对比,IL-5及GM-CSF的表达量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均明显减少,两两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鼻息肉组织中IL-5、GM-CSF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应用丙酸辅替卡松鼻喷剂前后IL-5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相关系数r=0.709、p<0.01,r=0.877、p<0.01;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前后GM-CSF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相关系数r=0.723、p<0.01,r=0.959、p<0.01)。结论:1.鼻息肉组织中IL-5和GM-CSF蛋白均呈高表达,且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也增高,表明二者可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能在鼻息肉的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鼻息肉患者在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后,鼻息肉组织中IL-5及GM-CSF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表明丙酸辅替卡松鼻喷剂可以有效的控制鼻息肉组织中IL-5及GM-CSF的表达,从而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抑制鼻息肉的发展;3.进一步解释了临床上鼻息肉术前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可减轻炎症反应,防止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