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在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的组织变革,是面对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积极的变革措施,究其实质是银行经营范式的一种转换。它不仅包括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还包括核心业务流程及业绩评价体系的重新构造,涉及到银行的经营战略、企业文化、价值观等多因素的变革和适应性。就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而言,在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对业务经营理论研究较多,而对组织结构的设计研究乏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在大量借鉴国外银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对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实施扁平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定位及效果作了一系列的论证分析。在具体结构安排上,论文共分五章,按照商业银行组织扁平化概述——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组织扁平化效果的实证研究——问题及对策为主线展开。论文的第一章从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说起,引申出组织扁平化理论并给以综合概述,紧接着阐述商业银行组织扁平化兴起的背景,指出传统层级结构已不再适用于现代银行,必将被新的扁平的组织结构所代替,而信息革命给银行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明茨贝格模型和罗斯·韦伯模型对于现代商业银行而言,目前是较新型的组织结构体系模型,能够加以借鉴。随后,论文比较分析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扁平化的特征、结构模式及最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业内专家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扁平化的构想,通观西方、借鉴前者,旨在为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扁平化探索路中抛砖引玉,激发各大行在改革中因地制宜,走出自己的扁平化路子。论文第二章对商业银行组织扁平化进行定性分析,包括其必要性、可行性及定位。第一节一开始便明确指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种种弊端,从而得出了其组织现状迫切需要变革的结论。从实施组织扁平化变革的必要性来讲,本章论证了组织扁平化可以优化银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