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价值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是当前经济社会关注的焦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带动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产业集群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科技进步、国际分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当前经济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以产业集群方式发展同时,如何有效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已被迫切提上日程。全球价值链所引发的产业活动更有利于形成区域上的集聚,从而更好地带动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随着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部崛起等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安徽省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的新区域、“长江经济带”重点发展省份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发展问题对当前的安徽来说相当的重要,由于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的发展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获取附加值较低,利润微薄,如何打破“低端锁定”困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其主动有效地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实现区域经济振兴,打造区域经济升级崛起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当今地方政府有效发展区域地方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这就迫使我们有必要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区域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引入研究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之上,首先对全球价值链下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讨,强调其发展不平衡,产业、区域间有较大差异,集群产业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协同不够,缺乏向集群升级的有效动力等问题;其次在全球价值链理论基础之上,从国际和国内因素两方面总结了影响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全球产业分工、企业因素、政府因素以及行业协会等因素;再次,通过选取安徽省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案例及案例间的相互比较,具体分析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后,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通过以上对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具体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有利于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这一比较实用的工具。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大都仅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或产业集群理论来分析集群发展的动因、影响因素及路径等,本文则将两者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分析探讨了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第二,分析总结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属的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类型,除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混合驱动型外,其他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均为生产者驱动型,并针对性的对本文案例涉及到的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分别提出其相应的集群发展升级路径。第三,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紧密结合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实践,通过三个具体案例比较分析,提出了有助于全球价值链下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出台,新型城镇化速度逐步加快,开发区数量逐渐增加,产城融合日益成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目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权衡标准。在此情况下,政府需要出台合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富裕阶层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对这部分人高价值资产的管理需求迅速增强,私人银行这个概念走入了中国人的视野。私人银行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
优美的风景是大多数摄影者青睐的拍摄题材,漂亮的风光照片给人美的享受,令人神往和遐想。摄影者走到大自然中,就会被优美的景色所迷住,拍摄是忍不住的自主行为,大凡看到优美的风景后人们都会无比激动,特别是具有戏剧性的风景更是如此。但是,如何把自然景物中的各种景色组合起来,如何把风景中呈现出来的各种视觉元素和谐、有趣、甚至是非同寻常地整合在画面中,框起来形成漂亮的引人注目的风光照片,是需要摄影者动脑筋才能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法宝。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如何更好的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乃至创新型国家,最终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而产学研合作作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比以前大大加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不同区域间发展并不平衡。由于地理位置及政策等因素,中国东部地区集聚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及生产部门,发展速度远超中西部地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