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到灯塔去》的精神生态思想解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正悄无声息得朝人们席卷而来;更为糟糕的是,与外部世界相对应的人们的内心世界正在一步步跌入精神危机的深渊。人类该如何摆脱这一精神危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早在20世纪便在她的小说中对此进行了讨论,并尝试为这一问题寻找出路。本文试图运用鲁枢元先生的精神生态理论,对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进行研究,展示小说中的人物所体现的精神生态危机,挖掘伍尔夫在其小说中对这些精神生态危机所寻找的出路,从文本出发,探究生态系统中各变量间保持和谐稳定的可能性。本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前言部分简述伍尔夫生平及其作品,综述国内外关于《到灯塔去》和精神生态理论的研究,以及对本论文创新点和各章节内容进行简略介绍。第一章依据鲁枢元先生的精神生态理论对小说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危机进行概述。由于过于强调理性而忽视感性的存在,拉姆齐先生逐渐与自然、人们和自身疏离从而陷入“琉璃化”的状态。在强大的控制之下,拉姆齐夫人由于自身缺少理性而陷入“无能化”的桎梏。承受于外界的双重压力下,莉莉失去自信,因而期望躲在真空中来逃避外界的误解。第二章根据理论框架和对小说的细致分析,列举伍尔夫在其小说中对上一章提到的精神生态危机所寻找的相应出路。通过回归生活和融合感性,拉姆齐先生最终到达灯塔完成与夫人精神上的融合。由于认识到理性的重要性和不断地广施爱心,拉姆齐太太最终带给人们融合了感性与理性的明亮的灯塔世界。通过倾心艺术,莉莉最终完成了画作,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会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同时走出了“真空化”的牢笼。第三章通过对鲁先生及其他生态学者精神生态理论的深入探究和对小说文本的进一步挖掘,本文还将从生态系统中各变量间保持和谐的可能性方面作出假设。对自然,人类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对人类自己,伍尔夫“雌雄同体”的理论在这部小说中的拉姆齐先生、太太及莉莉身上得到表现。“终极关怀”可以用来阐述这部小说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应珍视自身;另一方面,人类应追求与社会的融合。最后一章为总结性章节,包括总结前文研究的结果、分析本论文的不足及对今后这方面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说到流失瑞典的中国国宝,就不能不提到斯文·赫定。 一八六五年,斯文·赫定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半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家庭。从一八九O年至一九三五年,斯文·赫定曾先后
期刊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147例小儿疝气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70例)和微创小切口组(77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
目的:研究TP方案化疗并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1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75例)和单纯放疗组(43例)进行治疗,比较两
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二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报导了美国总统里根在十日举行的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国宴上特邀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即席演奏了中国
三星公司自创立至今,其产品开发战略演变大致经历了“拷版战略”、“模仿战略”、“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和“技术领先战略”四个阶段。
随着我国电视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公共辩论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新型谈话类节目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并引起广泛关注。《金星撞火星》是2012年星空卫视的一档全新辩论型谈话节目
内地西藏班(校)的开设是为了促进西藏民族教育质和量的提高,为适应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需要,用改革和开放的观念探索,发展教育基础极其薄弱的西藏教育而制定的一项特殊的民
针对中学生性心理存在的无知、好奇等问题,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生物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
运输通道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争取更多的客运市场份额,运输通道内的各种旅客运输方式争相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形成了客运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在这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综合利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非言语行为起着辅助、甚至代替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