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同手性配位聚合物在不对称催化、对应性分离、手性识别、磁性、非线性光学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受到了科研工作者们的普遍重视。廉价,无毒且易得的天然手性氨基酸已经广泛用于构建同手性配位聚合物。此外,羧酸类有机配体具有比较强的配位能力和灵活的配位方式,十分有利于构建拥有迷人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本论文中设计并分别合成了具有V型和线型构型的半刚性结构的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配位,同时引入联吡啶类中性桥连辅助配体调控结构,得到了 8个结构各异的配位聚合物。对上述的所有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及相应的红外和PXRD的表征,并对其中部分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荧光、热稳定性、气体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表征。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内容:1.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选用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d(Ⅱ)利用水热和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 2个配位聚合物,分别为:[Zn(L1)]·3H2O(1),[Cd(L1)](2)。其中,H2 = 2,6-吡啶酰胺-二-(丙氨酸)。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i空间群,为具有两种交替的14元环的1D“loop”链结构。CD光谱证明了配位聚合物1的单一手性。配位聚合物2属于三方晶系,P3121手性空间群,为具有石英拓扑的3D结构。对配位聚合物1和2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和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2可作为潜在的发光材料,在紫外光照下配位聚合物1和2对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的降解有一定的催化效果。2.联吡啶类中性桥连辅助配体和V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选择V型手性氨基酸衍生物配体作为主要配体,并引入了联吡啶类中性桥连配体作为辅助配体进行结构的调控,与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水热、室温挥发等方法,合成了三种具有孔道结构的三维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o(L1)(bipy)(H20)2]·3H2O(3),[Cu(L1)(bipy)(H20)2]·3H2O(4)和[Cu(L1)(bpea)]·7H2O(5)。其中,bipy = 4,4’-联吡啶,bpea= 1,2-二(4-吡啶基)乙烯。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3和4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于四方晶系,P4322手性空间群,为具有沿c轴方向的右手螺旋链的3D两重穿插结构,在(110)方向可观察到明显的孔隙,孔隙率为29.5%。配位聚合物5属于四方晶系,P41手性空间群,为具有沿c轴方向的1D开放孔道的3D结构,孔隙率为31.7%。对配位聚合物3和5进行了 CO2气体吸附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5的CO2吸附能力较好。对三种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光催化实验,并根据其结果讨论了配位聚合物结构和金属离子对染料降解效率的影响。3.线型手性丙氨酸衍生物配体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选择线型手性氨基酸衍生物配体作为主要配体,并引入联吡啶类中性桥连配体作为辅助配体进行结构调控,与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三种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d(L2)](6),[Co(L2)(bpea)(H20)2]·2H20(7)和[Ni(L2)(bpea)(H20)2]·2H2O(8)。其中,H2L2=4,4’-联苯酰胺-二-(丙氨酸),bpea=1,2-二(4-吡啶基)乙烯。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6属于单斜晶系,C2手性空间群,为沿a方向以ABAB形式堆积的2D层状结构。配位聚合物7和8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手性空间群,为1D右手螺旋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