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关系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gbmnma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研究是同时提出、同步发展的,但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两门学科的关系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又一个理论性的难题,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有两种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一种以王振铎、邵益文为代表,从编辑活动的历史与现状出发,站在建立普通编辑学的高度,对编辑学本身的概念、理论和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归纳出编辑活动的共同特征。认为编辑活动和出版活动是文化生产过程中前后衔接的两个环节,在出版业之外仍大量存在着编辑活动,所以编辑学和出版学是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两门学科。另一种以刘光裕、王华良、王波、王锦贵为代表,把编辑活动局限在抄本出版和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出版业中,认为有出版才有编辑,编辑活动是伴随着出版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有编辑都存在于并发展于出版业中,编辑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出版学的分支。笔者认为,后者看到了编辑与出版的紧密联系,在出版实践中对于二者的协调配合有一定作用,而且在以书报刊出版为主的条件下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对学科建设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这种观点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与不足,已不能适应新的编辑出版实践的发展。笔者比较赞同前者的观点,编辑学与出版学是两门紧密联系的学科,在文化生产过程中,需要二者的紧密配合,但作为学科研究来说,它们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是彼此独立的两门学科。所以编辑学和出版学可以分别进行学科研究,综合进行实务应用。在经历了上个世纪诸多学者探讨的热潮之后,我们来重提这个问题,对于澄清人们的认识,推动学科建设,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发展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本文重在对后者进行评述,并以新的编辑出版实践活动来论证和补充前者的观点,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期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能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扬子晚报现象”为研究对象,在阐释这一现象的基础上,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入手,探析“扬子晚报现象”的成因。 文中将“扬子晚报现象”集中表述为:《扬子晚
期刊
发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线数字电视是传输成本最低的手段;中国有线电视接入用户近1亿,是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用户国;根据预测,2015年中国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