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U的锥束CT重建算法及可视化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ntou_2001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通过X射线扫描被测物体从而确定被测物体内部信息的一门技术,它是医学图像领域的重要分支,同时也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勘探、航天等领域。锥束CT(Cone-beam CT,CBCT)是CT技术之一,因其采集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射线利用率高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CBCT扫描得到的数据量庞大,重建运算计算量大,重建时间比较长,难以满足实际工程中实时性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CUDA(Computer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编程架构的提出,促进了基于GPU的并行计算的广泛应用,为CBCT重建算法的并行加速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主要针对CBCT重建算法的GPU并行加速展开,并初步实现了CBCT重建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了锥束FDK(Feldkamp-Davis-Kress)算法和并行计算的可行性。首先,概述了CT成像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其次,从二维扇形束反投影重建算法开始,进而深入分析了三维锥束CT的FDK算法;最后针对FDK算法具有并行计算的可行性展开分析,从而为下一步并行加速计算打下理论基础。2.基于CUDA编程框架实现了FDK算法的GPU并行加速。利用三角函数周期性的特点对笛卡尔坐标系下的FDK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CUDA技术设计实现了算法的并行加速。在加权计算中每个GPU线程计算CT投影的一个像素,实现了所有像素点的并行计算;在滤波过程中对图像数据进行重排从而减少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次数,提高计算速度,并利用常量内存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在反投影过程中利用重建体数据间相互独立的特性和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大大减少了三角函数的计算次数,并通过GPU实现了12幅投影数据同时反投影计算,加速了反投影计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图像重建体数据大小为512?512?512,在不降低成像质量的情况下,相比于CPU获得了超过310倍的加速比。3.在移动立方体算法(Marching Cubes)和可视化软件包VTK的基础上,利用QT设计了简单的三维可视化软件。软件共有四个显示窗口,可以实现三维体数据的显示和横截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显示操作,同时支持三维体数据和二维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缩放。
其他文献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至今很多学者提出了许多选线方法,可是根据这些选线方法制作出的选线装置对于系统污染较严重的煤矿电网精确率
据海外媒体25日报道,自22日日本电子巨头索尼公司正式在日本发售PlayStation4(PS4)游戏机以来,仅2天时间PS4就卖出约32万台,随后该公司宣布首批在日本的库存已经售罄。研究机构NPD
报纸
我国3~66kV供电系统主要以小电流接地方式为主,利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特点,减小单相接地时造成的危害。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电流较小故障特征微弱而且
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在急剧增加,煤炭企业通常通过投入大量自动化设备以及监控系统来增大产能、提高效率,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在前期阶段,开展工作需要,煤矿企业通常
武术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作用。该文本主要利用传播学理论对来疆中亚留学生武术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调查内容为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和新疆财经大
石涛于变化章中提出了,“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的观点,石涛
半无限规划(Semi-Infinite Programming,简写为SIP)不仅在经济均衡、最优控制、信息技术、工程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对Chebyshev逼近理论、鲁棒优化、模糊集等理论
自从1923年德国的Schroter发明以碳化钨为主要成分的硬质合金以来,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虽然超硬陶瓷(美国1976~1981的5年间销售额增加5倍)及粉末高速钢等工具材料都
目的:观察加味祛毒汤熏洗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云南省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
本论文以冰水浴大鼠寒凝血瘀模型,采用LC-MS技术建立了血浆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组与正常组的差异性内源性代谢物,初步探讨了引起寒凝血瘀的可能性生物代谢通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