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前期芯片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 RP11-783K16.13,研究其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水平与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初步探究Lnc RNA RP11-783K16.13表达水平的改变对胃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同时推测并验证Lnc RNA RP11-783K16.13的主要靶基因。方法:(1)在前期基因芯片测定获得的胃腺癌Lnc RNA表达谱结果中,筛选出上调表达5.23倍的文献未曾报道的全新的Lnc RNA RP11-783K16.13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进一步验证Lnc RNA RP11-783K16.13在胃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进行分析。(2)采用si RNA干扰技术抑制Lnc RNA RP11-783K16.13的表达后,通过一系列体外功能实验包括克隆形成实验测细胞生长、CCK8实验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验等,探讨Lnc RNA RP11-783K16.13表达下调后对对胃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3)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Lnc RNA RP11-783K16.13的下游靶基因,进而检测Lnc RNA RP11-783K16.13表达下调对其靶基因变化的影响。结果:(1)前期的胃癌Lnc 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的结果表明Lnc RNA RP11-783K16.13在胃腺癌表达谱芯片中呈上调表达,与癌旁的表达结果比较,其平均过表达倍数为5.23倍(p<0.05),q RT-PCR结果发现,在100对胃腺癌组织样本中,与癌旁组织相比,Lnc RNA RP11-783K16.13在68例胃腺癌组织呈上调表达(p<0.05),其上调表达率为68%(68/100),上调表达倍数为5.96倍,其上调表达与芯片测定的结果相一致;Lnc RNA RP11-783K16.13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资料中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袭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相关标志物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关(p>0.05)。(2)与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Lnc RNA RP11-783K16.13在四株胃腺癌细胞(MGC-803,BGC-823,SGC-7901和AGS)中也呈上调表达(p<0.05);转染Lnc RNA RP11-783K16.13 si RNAs、下调Lnc RNA RP11-783K16.13表达后可抑制胃腺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生长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但对胃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癌旁组织相比可知,预测的Lnc RNA RP11-783K16.13相关的基因: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14B(protein phosphatase 1 regulatory subunit 14B,PPP1R14B)在胃腺癌组织呈上调表达(p<0.05),上调表达率为59%,同时与Lnc RNA RP11-783K16.13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813,且p<0.01;BGC-823和SGC-7901细胞分别转染Lnc RNA RP11-783K16.13 si RNA抑制该lnc RNA在此两株胃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后也抑制了PPP1R14B的表达。下游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有21个m RNA可能是Lnc RNA RP11-783K16.13的靶基因。结论:Lnc RNA RP11-783K16.13在胃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均过表达,其过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袭及免疫组织化学相关标志物TS密切相关。抑制Lnc RNA RP11-783K16.13的表达,可抑制胃腺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及侵袭;Lnc RNA RP11-783K16.13在胃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可能与其调控PPP1R14B的表达有关。本课题结果初步表明Lnc RNA RP11-783K16.13可能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相关,能够作为胃腺癌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及治疗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