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GDF5)又称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1,CDMP-1)或骨形态发生蛋白14(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14,BMP14),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beta,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GDF5作为机体软骨形成、骨骼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人GDF5基因定位于20q11.2,全长488 kb,编码501个氨基酸,由位于N端的信号肽、中间的前体肽以及C端的成熟肽三个部分构成。GDF5第377-381位氨基酸残基(RRKRR)为前蛋白转化酶作用位点,前体单肽链合成后将通过二硫键形成同源二聚体或与其他BMP家族成员形成异源二聚体,而后N端前体蛋白被切除并释放出C端成熟蛋白,并分泌到细胞外后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GDF5是软骨和骨骼形成的重要调节因子,主要表达于胚胎早期的软骨聚集区、软骨膜以及关节区间域。在骨骼发育初期,GDF5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在一定部位的聚集与粘附,而后期则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的增生与肥大。GDF5基因突变可以引起多种类型的骨骼发育不良疾病,近端指(趾)骨间关节粘连(Proximal symphalangism,SYM1)就是其中一种。SYM1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由GDF5或其抑制基因NOG突变引起,以肢端骨骼融合和短指(趾)为主要表型,病变多发生于近节指骨和中指骨处,表现为近节指骨变长、中指骨变短、关节腔狭窄,使近节指骨关节不能曲伸或曲伸受限,常累及第3、4和5指,还可伴有耳聋、视力发育异常等其他症状。
本课题组在前期收集的一个中国汉族SYM1的家系中确定其致病原因为GDF5c.1118T>G(p.L373R)突变,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能够引起SYM1的GDF5突变共有五种:R438L、E491K、N445K/T和L373R,其中E491K、L373R为中国家系突变,L373R为本课题组首次报道的突变。该突变位于GDF5前体蛋白转化酶作用位点附近,在不同种属之间具有很高的保守性。为了明确GDF5-L373R突变的致病方式和途径,我们构建了多种表达载体,研究了野生型和突变型GDF5前体蛋白水解效率、成熟蛋白分泌表达量以及软骨/骨发育信号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的改变,以探讨揭示GDF5-L373R致病新突变导致SYM1的可能作用机制。
材料方法
一、GDF5-L373R突变对GDF5蛋白表达的影响
敲除信号肽的野生型和突变型GDF5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GDF5-WTdelsp和peDNA3.1-GDF5-L373Rdelsp)转染COS-7细胞。48小时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GDF5前体蛋白和GDF5成熟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并计算成熟蛋白占前体蛋白的百分比数。
二、GD F5-L373R突变对GDF5蛋白与其受体结合能力的影响
野生型和突变型GDF5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DF5-WT和pcDNA3.1-GDF5-L373R)转染HEK-293细胞。48小时后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免疫沉淀技术将细胞裂解液与GDF5抗体共孵育,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DF5蛋白与受体BMPRIB结合能力的变化。
三、GDF5-L373R突变对与软骨/骨发育相关通路因子的影响
野生型和突变型GDF5慢病毒表达载体(LV-GDF5-WT和LV-GDF5-L373R)感染ATDC-5细胞。感染3-4天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在RNA和蛋白质水平上检测GDF5、ALP、ColⅡ、p-Smad1/5/8、Smurf1以及ID1的变化。
四、TGF-β/BMP Signal pathway RT2 ProfilerTM PCR Array基因芯片检测GDF5-L373R突变后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野生型和突变型GDF5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TDC-5细胞。48小时后以Trizol收集细胞,由上海康成生物公司进行TGF-β/BMP Signal pathway RT2 ProfilerTM PCRArray芯片检测。
五、GDF5-L373R突变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研究
分别以pDsRed1-N1-GDF5-WT、pDsRed1-N1-GDF5-L373R载体和pDsRed1-N1空载体转染HEK-293细胞。转染继续培养72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实验组间荧光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
一、GDF5-L373R突变导致GDF5成熟蛋白表达降低v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GDF5-L373R突变后导致GDF5前体蛋白和成熟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但是其成熟蛋白占前体蛋白的百分数比值却升高,推测突变可能导致GDF5前体蛋白有效的水解作用上调。
二、G DF5-L373R突变导致GDF5蛋白与其受体结合能力下调
采用免疫沉淀技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DF5与受体BMPRIB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GDF5-L373R突变导致GDF5蛋白与BMPRIB结合能力下调。
三、GDF5-L373R突变对与软骨/骨发育相关信号通路因子的影响
在RNA和蛋白质水平上检测了相关骨/软骨发育信号通路中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GDF5-L373R突变后在RNA水平上检测到Gdf5表达下调、Alp表达上调;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到p-Smad1/5/8和ID1表达下调;Smurf1和ColⅡ表达上调。
四、TGF-β/BMP Signal pathway RT2 ProfilerTM PCR Array基因芯片检测GDF5-L373R突变后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基因芯片共检测了TGF-β/BMP信号通路中84个相关通路因子,我们重点关注了前期检测的Smad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因子,经验证基本与我们前期实验结果相符。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p21的差异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在蛋白水平上检测到突变后p21表达下调,提示GDF5-373R突变后可能会对细胞增殖能力产生影响。
五、GDF5-L373R突变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研究
经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野生型和突变型GDF5蛋白质均定位于细胞浆,没有检测到其在细胞核的定位。
结论:
GDF5-L373R突变由于减弱了与BMPRIB结合能力而使细胞内p-Smad1/5/8表达减少, ID1表达降低,ColⅡ表达增加,影响了Smad信号通路下游相关因子的表达,导致软骨细胞特征持续表达,关节形成缺陷,导致SYM1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