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思维的概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法律思维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便是法律思维的概念的混乱。学界对法律思维的定义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差别很大,表面看来都是在研究法律思维的文章,实际其研究对象之间有种种微妙的区别。这使法律思维研究间的沟通和借鉴十分困难,更无法形成统一的体系,对法律思维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对法律思维进行研究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法律思维是什么,如果研究对象尚不确定,进一步的研究就十分困难。而之所以出现法律思维概念的混乱状况,是因为我们对概念的认识有偏颇。文章共分四部分,具体安排如下:导论部分列出了法律思维概念的研究现状及进一步研究的意义。第一章深入探讨了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法律思维的概念应当如何来研究。对法律思维的概念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之所以对第一个层面的概念的研究被长时间的忽略遗忘是因为对概念的认识不够透彻。概念是人们将事物归类的过程,是一类事物或过程在人脑中的映像。名词是概念的名字,定义是概念的语言描述。日常使用中往往将概念和定义混用。因此概念最基本的作用不是反应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是阐释事物是什么。第二章是对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的研究。之所以将这些法律思维归为一类并称之为文化角度的法律思维,是因为这些法律思维研究具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即通过培养公民根据法律思维的习惯来促成法治社会的实现。这种法律思维与法律文化基本一致,其根本特点在于根据法律思维并且这种思维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法律思维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和道德方面的教化。第三章是对法律职业角度的法律思维的研究。这一类法律思维的研究对象都是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思维。但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这类法律思维还可以分为法律职业标准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职业者实际的法律思维。目前我国的法律思维研究以对法律职业者标准的法律思维重点,这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阶段,这方面研究的目的在于推进法治建设和限制法官专断。对法律职业者实际的法律思维的研究则是对法律职业者实际思维过程的实证性研究。随后对法律思维结构的研究中尝试着融合两种研究思路。总之,这篇文章应当说是一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再加以发挥的文章,并对为何这样梳理进行了细致的论证。笔者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只是做了一些很不成熟的论述,希望能为后来的法律思维研究打下一点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方面的教育理论入手进一步挖掘其教育理论精华 ,以其指导现实教育改革工作
研究目的:为解决当前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IS)存在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IHIS)的概念及模块化建设的理念,对IHIS建设方案、思路、利弊等方面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左手介质的介质栅波导阻带滤波结构,并采用多模网络与严格模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左手介质栅波导阻带滤波特性进行仔细严格的分析;给出了主模的B rillo
颈椎是人体在活动中,在关节中旋转活动次数最频繁的脊柱节段。自人类出生后,就面临着必需且频繁的活动。因长期慢性劳损,颈椎退变,骨质增生,椎棘突移位以及椎间孔周围软组织
通过对太阳能电池板内阻随光照强度变化和电池板输出功率随负载电阻变化的研究,分析了光照强度和负载电阻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机制,得到电池板最佳输出功率的负载值。
本文主要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海外人才回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加快吸引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回流工作是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发展战略课题,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促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往城市转移,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新生阶层,他们既是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又是从
<正>近年来,官方话语对外传播的研究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官方话语具有表达政治观点、宣传政治理念、形成舆论导向、建构民众心理的重要作用。提高官方话语的对外传播效能具有
在国际范围内,每当经济形式不好时,裁员就成为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裁员的冲动和行动是显而易见的。一直以来,实践界和学术界主要关注被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种应用系统已经全面进入大学校园,为方便学生、教师的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