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谷风环流及降雨对PM2.5浓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uny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2.5已成为影响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全面了解其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是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其中,气象条件是影响PM2.5浓度演变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基于北京地区20132015年秋冬季各自动站气象要素数据,大气所铁塔资料以及海淀气象站风廓线数据和该地区PM2.5浓度数据,挑选典型个例分析山谷风环流特征及其对PM2.5浓度的影响;同时,利用与惯性碰撞紧密相关的斯托克斯数Stk计算公式,结合海淀宝联大气成分站和海淀自动观测站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两年实测的逐时PM2.5浓度数据和对应时刻的气象要素数据,并挑选典型降雨过程分析降雨对不同粒径气溶胶的碰撞清除作用,以研究降雨对环境中PM2.5的碰撞清除作用的强弱。经过分析发现,谷风(山风)平均风速为0.55 m·s-1(0.31 m·s-1)。秋季(冬季)谷风平均持续时间为9h(6h),秋季(冬季)谷风开始时刻为11:00(13:00);秋季(冬季)山风持续时间为13h(16h),秋季(冬季)山风开始时刻为21:00(20:00);受北京地区地形等的影响,山谷风转化的风向分界线为东北-西南向,秋季山风前沿压到南二环,冬季山风前沿压到南三环;山、谷风在形成及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其厚度有着明显的变化,谷风(山风)秋冬季的平均厚度为700-1000m(300-600m);无论是秋季还是冬季,一天中平均PM2.5浓度开始上升的时刻南部早于北部,秋季PM2.5浓度开始上升的时刻要早于冬季,而开始下降的时刻秋季会晚于冬季。北京地区秋(冬)季空气污染南北差异较大的过渡区处于南二环(南三环),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南移动。秋(冬)季该现象的持续时间为4h(2h)。在山、谷风转化期间,风速值较小,PM2.5浓度会有所上升,且郊区谷风结束早于市内。山风长于谷风的山谷风日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主要原因是其风速比其他两类(谷风长于山风和山、谷风均衡)都小,有利于污染物的积累。通过个例的模拟研究发现,14时中心城区有一个900m-1200m之间的东北-西南向的高边界层,这与该地区内风场的分布有关,风场在该区域有一个风速大值区和风向转化区,其夜间边界层高度在40-80m左右;近地层位温较低,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高度上越往东位温θ会越低,说明较之西部,东部地区污染较严重,在垂直方向上,混合层高度较低,约为500m,不利于PM2.5的扩散。惯性碰撞是降雨对气溶胶的最主要清除方式,斯托克斯数Stk的计算结果显示,降雨对粒径小于1μm的气溶胶的直接碰撞清除作用很小,对粒径大于1μm的粗粒子的清除作用相对较大;实际观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PM2.5浓度明显减少的降雨过程及降雨时次很少,而43.2%的降雨时次PM2.5浓度有所升高;通过对典型降雨过程气溶胶粒径分布数据分析表明,降雨对爱根核模态(<0.1μm)和粗模态气溶胶(>1.0μm)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但对积聚模态清除作用不明显,由于PM2.5的质量浓度80%-90%分布在积聚模态,因此,降雨对环境中PM2.5的碰撞清除作用很弱。本研究表明:PM2.5浓度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其中,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对PM2.5浓度影响显著,而降雨对环境中PM2.5的碰撞清除作用很弱。该研究对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城市规划建设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艺术生数量的增多,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关于艺术生的学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许多研究者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艺术
<正> [病例384] 患者77岁,女,初诊于1968年11月。病历:被北陆地方(位于日本北部)某市大学诊断为肠癌。常出现肠梗阻症状而腹痛。她女儿长期服我的药。根据她女儿的叙述,患者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统化。"意识形态终结论"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必须坚持和巩
<正>腰椎滑脱是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的滑移,由于先天性、创伤性或退行性变等因素,关节突关节失去交锁作用,就会形成腰椎滑脱。"脊柱滑脱"这一概念最早是Kilian在1854年提
<正>驻训演练任务重、难度大、环境苦、要素全、要求高,为确保驻训任务圆满完成,政治工作必须紧贴实战、突出中心、务求实效,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
<正>"探究植物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如果根据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实验材料都选用黄豆种子的话,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就地取材,将实验
目的:探讨奈达铂所致不良反应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68起奈达铂所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报告(共涉及68
目的通过分析宁波市十年来26例唐氏儿漏筛原因及其各项血清学指标mom值及风险值,更好地利用既有的技术及信息为临床提供参考,以降低唐氏儿漏筛率。方法用Lifecycle3.0和Risk
依托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原具有代表性的牧业气象试验站,以牧草生长发育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24年(1994—2017年)的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观测资料,以及平行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