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责任”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之一,也是生物学课程重要学习目标之一。如何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这一维度,高度依赖教学情境创设;也是目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聚焦社会责任与情境创设的关系,探索在生物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利用情境创设来落实社会责任,并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案例。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社会责任、情境创设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基础,界定相关概念;其次,对人教社2019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模块中蕴含的社会责任进行挖掘与整理,并利用情境创设落实社会责任开展教学设计、试题编制与实施案例的研究;最后,通过同行评价,测试和学生访谈,检测情境创设对落实社会责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生物学中的社会责任根据其内涵界定可以划分为“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关注社会,理性解释”及“开展实践,解决问题”四个方面。通过对教科书中“正文”、“与社会的联系”、“习题”栏目中蕴含的社会责任进行挖掘与分析后发现,围绕社会责任的素材和内容形式多样,但更加侧重于与生活实际、农业生产、社会发展以及生命健康联系紧密等方面,围绕人文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也有所体现。第二、开发出落实社会责任的课堂情境创设操作流程:“制定素养目标、选择情境素材、创设社会责任情境、开展课堂实践、反馈与修改”五个环节。并基于“细胞的分化”和“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开发出实施案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第三、开发出落实社会责任的试题情境创设操作流程:“确定设计理念、选择情境素材、制定命题要求、编制试题、给定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反馈与修改”六个环节。并围绕“干细胞”、“温室效应”、“环境污染”、“海水稻”相关知识点进行示例与应用。第四、案例实施结果表明,课堂情境素材要重视书本上经典素材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情境创设能促进社会责任目标的落实;试题中时事热点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知兴趣,科学的试题情境创设是检测与落实社会责任养成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