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在不同正畸力值作用下上颌尖牙在不同时间内牙齿移动的速率,分析牙齿受力后龈沟液(GCF)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规律,间接了解牙齿受机械力作用后牙周组织改建的生化反应过程与牙齿移动速率的关系,从而探索一种合适指标作为临床加力的参考标准。方法:收集正畸科门诊中符合实验条件的病例32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8人。分别对其一侧的尖牙施加50g、100g、150g、250g的远中移动的初始力。对侧为对照组,不加力。1、以种植钉为固定参照点,测量全部样本在加力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14天、21天和28天时牙齿移动的距离。2、分别收集全部样本在加力前、加力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14天、21天和28天时尖牙近远中龈沟内GCF,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GCF中ALP和AST的水平。3、取方法2中100g和250g组的部分GCF用ELISA方法测定IL-1β含量。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根据实验组别、实验时间点、以及收集GCF位点等影响因素进行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加力值、不同时间点牙齿移动距离和GCF中酶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牙齿移动速率中组别和时间两因素有交互作用,尖牙受力后不同时间点牙齿移动速率不同,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力值作用下的各组牙齿的移动速率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2、GCF中AST测定中除组别和位置二者没有交互作用外,其他的都有交互作用,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时间点、不同力值以及牙齿近远中位置GCF中AST活性水平变化在统计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GCF中ALP,时间、组别、位置三因素间都有交互作用,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时间点、不同力值以及牙齿近远中位置GCF中ALP活性水平变化在统计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3、GCF中IL-1β水平变化,除组别和位置二者没有交互作用在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的都有交互作用。不同时间点、不同力值中IL-1β水平变化在统计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牙齿近远中位置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正畸牙移动在受100g力值之前随着力值的增大牙齿移动速率不断增加,牙齿受力超过100g力值后随着力值的增加,牙齿移动速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2、酶作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在牙周组织、细胞中分布与活性的改变与正畸力大小、力的持续时间以及不同部位密切相关;在100g力值作用下GCF中AST和ALP的水平以及IL-1β含量在不同时间里波动较稳定,对牙周韧带以及牙槽骨破坏较轻,牙周组织修复较快。GCF中酶和IL-1β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分析临床正畸加力大小是否合适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