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颅骨的人脸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法医面貌复原中的应用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是人类最具表达能力的部分,其复杂的特征组成造成人脸建模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基于颅骨的三维人脸建模技术是三维人脸建模技术的分支,主要应用在辅助法医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对人类遗骨的身份判定和面貌复原过程。该技术显著改善了传统面貌复原方法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人类学关于颅骨和面貌的相关性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可视化技术为工具,研究了基于参考模型数据,在获取到待复原颅骨三维模型的条件下,对待复原人脸建模的关键步骤和基本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参考模型数据库的建立。以CT医学影像数据为基本输入,经过数据预处理和轮廓线提取,采用最短对角线法进行三角剖分,实现三维人脸和颅骨模型重构。根据参考模型的人类学信息,对模型进行分类存储,建立参考模型数据库,为待复原模型的复原提供数据基础。 2)人脸和颅骨特征点标定。在深入分析人脸和颅骨生理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参考MPEG4对于人脸特征点的描述,定义用于标定人脸和颅骨基本特征的特征点集合。在特征点自动标定的问题上,首先尝试使用ASM主动形状模型对人脸和颅骨模型进行特征点自动标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了使建模结果更佳准确,最终利用模板辅助标定的半自动方法,兼顾了特征点标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本章还介绍了法兰克夫坐标系以及模型参考坐标系归一华的方法。 3)三维网格变形方法研究。利用颅骨和人脸特征的相关性,通过度量参考颅骨和待复原颅骨特征点的差异,计算出待复原人脸与参考人脸模型的差异,利用网格变形方法对参考人脸模型进行调整,获得待复原人脸模型。 4)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结合法医学面貌复原的实际需要,以Visual C++6和Open GL图形库为工具,建立了一个针对法医学面貌复原过程辅助的基于颅骨的面貌复原系统:FacePro。系统参考法医面貌复原过程,实现了数据读取、三维显示、三维重建、数据校准、特征点标定和网格变形等功能,复原步骤清晰,操作简便,复原结果较好。
其他文献
P2P技术在文件共享、内容分发、分布式计算等众多领域显示了其特有的极为广泛的应用,而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加入到P2P网络中,它的开放性、对等性、匿名性、自主性以及
云物流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物流服务新模式,它为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达到上述目标,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物流资源虚拟化与服务组合的两阶段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学习汉语。虽然孔子学院和各种汉语培训机构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但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方式,都远远不能满
下一代网络中的业务执行环境主要负责为各种增值业务逻辑的执行提供运行环境,并为业务的管理提供支持。随着下一代网络业务种类数量的丰富,根据业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运维人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控制机器人在环境中按照预定的路径运动到目标点。本文以AS-R移动机器人为背景,对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除了工业、农业等传统领域外,其在医疗、文娱、家居等诸多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宽带技术的发展,以P2P对等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软件产品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和喜爱。自2000年开始,国内外多家P2P软件产品产品纷纷问世,其中以国外Nap
数据挖掘技术是近年来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它引起了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数据挖掘的主要目的是从数据集合中发现隐含的、事先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
蚁群算法是一种最新发展的模拟昆虫王国中蚂蚁群体觅食行为的仿生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了正反馈并行自催化机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优良的分布式计算机制、易于与其它方法结合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与日俱增,而目前广泛使用的接入网技术如数字用户线路(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电缆调制解调器(CM,Cable Mode)的带宽已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