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水平受力性状有限元分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egna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短桩复合地基是将刚性长桩与刚性、半刚性或柔性短桩相结合,与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地基处理方法。作为一种较新的地基处理方式,长短桩复合地基已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但对于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水平受力情况下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
  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三维整体弹塑性模型,研究其在水平静荷载作用下水平荷载大小、垫层厚度、长桩长度等因素变化对复合地基产生的影响。
  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水平荷载增大,筏板顶面近水平力侧和远水平力侧平均沉降的差增大;基底不同区域的长、短桩承担竖向荷载变化与其所在位置有关;远水平力侧长桩桩身轴力始终满足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短桩轴力始终满足边桩最大、角桩略小,中桩最小;垫层顶、桩顶水平位移增大;基底近水平力侧和远水平力侧桩体比中间承担了更多的水平荷载;基底不同区域的长、短桩承担水平荷载和桩身弯矩变化与其所在位置有关。
  (2)随着垫层厚度增大,筏板顶面近水平力侧和远水平力侧平均沉降的差减小;长桩竖向荷载分担比减小,短桩和桩间土竖向荷载分担比增大,基底不同区域的长、短桩竖向荷载分担比的差距减小;远水平力侧长桩桩身轴力始终满足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短桩轴力在无垫层时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铺设垫层后边桩、角桩轴力远大于中桩;垫层顶与桩顶平均水平位移差值增大;长、短桩水平荷载分担比减小,垫层与地基土水平荷载分担比增大;存在一个合理的垫层厚度,基底不同区域长、短桩水平荷载分担比的差距较小,且能较好地协调基底不同区域桩身弯矩数值。
  (3)随着长桩长度增大,筏板顶面近水平力侧和远水平力侧平均沉降的差减小;长桩竖向荷载分担比增大,短桩和桩间土竖向荷载分担比减小,基底近水平力侧和远水平力侧区域长、短桩竖向荷载分担比增大,中间区域减小;远水平力侧长桩桩身轴力始终满足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短桩轴力始终满足边桩最大、角桩略小,中桩最小;垫层顶和桩顶平均水平位移差值基本不变;总水平荷载分担基本不变,基底近水平力侧和远水平力侧区域长桩水平荷载分担比增大,中间区域减小。基底不同区域短桩承担水平荷载变化与其所在位置有关;增加长桩长度能一定程度地协调基底不同区域长桩身弯矩数值。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会议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会议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一种经济可靠,施工简便的支护技术。在现今基坑支护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基坑对其变形有严格的要求或是基坑所在的地区地下水位偏高、土质松软,仅仅使用土钉支护是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  为了克服纯土钉支护的种种弊端,工程界逐渐的拓展了土钉与预应力锚杆、锚索,土钉与水泥土搅拌桩,土钉与超前微型桩等多种支护结构的组合使用,这些组合结构就称之为复合土钉支护。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可以因地制宜的、针
近年来美观实用、造型新颖高层钢结构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于城市之中,这不但给城市带来了靓丽的风景,也给结构分析特别是起主要作用的抗震性能分析带来了许多难题。为适应建筑物的独特造型和复杂空间布置如现代仿古建筑,钢结构越来越受到青睐,其主要优于结构形式多样、施工周期短和抗震性能好。  本文以甘肃省泾川某高层钢结构塔为研究背景,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KPM和SAP2000两种有限元软件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