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岷江干旱河谷作为研究区,基于移动窗口法和GIS技术对其2000-2011年景观格局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区域的景观格局优化和管理提供支持。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研究区的形状特征,分别沿干流和支流设置4条样带;然后选择景观格局指数,分别选取了4个类型水平上的指数和6个景观水平上的指数,利用FRAGSTATS3.3软件分别采取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获得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指数值;进而综合利用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区域面积信息守恒评价方法和景观指数幅度效应评价曲线确定研究区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移动窗口尺寸,并分别计算了此窗口尺度下2000-2011年4条样带上的景观指数,得到沿样带方向的景观梯度格局。结果表明:岷江干旱河谷的景观基质是灌木林地,面积均达到73.82%以上。有林地和草地的景观异质性低,居民地和耕地斑块破碎化程度较大。居民地和草地分布趋于集中;确定了50m的栅格大小,250m的移动窗口尺寸为研究区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的窗口尺度;4条样带上各景观指数均随景观类型变化出现不同幅度的上下波动特征,梯度特征明显。处于景观类型过渡地带的区域,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破碎化程度高。干旱河谷景观格局梯度变化主要受地形、水热因子,以及堤坝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影响;本研究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更精细地分析了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能够为河谷地区景观格局量化分析提供参考,但也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