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生效,劳务派遣这一新的特殊用工方式,也由人们的众说纷纭成为了法律的一纸明文。《劳动合同法》首次在专门的章节中将早已大量存在却无法律加以规制的劳务派遣现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众多的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的单位和个人得到了法律的指引。可以说法律对这种特殊的用工方式给予的肯定与确认,在一定程度上,对从事劳务派遣行业的各方主体都存在益处,同时也弥补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务派遣的法律空缺。然而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并不健全,仅有的一些规定也并不深刻和全面,再加上我国地方政府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良莠不齐,劳务派遣行业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公司包括一些知名银行、通讯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大量采用派遣制这种用工方式,伴随着劳务派遣行业的兴荣,大量的有关劳务派遣的争议案件涌现,《劳动合同法》实施3年以来,劳务派遣争议纠纷井喷,让劳务派遣再度成为人们视野之中的热点。劳务派遣公司经营多种业务、多种行业,与用工单位权责不明,造成劳动者的正当权益遭到侵害等现象还大量的存在着。《劳动合同法》有待进一步全面。   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包括劳务派遣的基本问题概述,国外劳务派遣法律法规的评析,用工单位在我国劳务派遣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以及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法规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第一章——劳务派遣基本问题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劳务派遣的概念和特性的介绍和论述,以此为研究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规范与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章——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通过从劳动者权益保护角度和用工单位角度分析我国现有法律关于用工单位在一些具体情形下适用法律的缺失,导致劳动争议发生时,劳动者的权益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以及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相互责任划分不清,产生相互推诿的局面。   第三章——针对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与对策。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对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建议以及其他方面的完善对策,以此来保障劳务派遣更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两方主体利益双赢之效果。
其他文献
电信业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规模性的基础设施产业,在传统的观点中,它是个自然垄断行业,伴随着电信经济的发展以及电信技术的进步,我国电信业的逐步市场化的改革开始了。本文通
法繁扰民,自古如此。立法的数量与质量同等重要。我国立法机关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努力提高我国立法的质量。立法后评估是提高立法的质量的一项重要方法,
法律产生后确认了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错误判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错案纠正制度应运而生。宋代承袭前朝法律的基础上又进行创造,建立了较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