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是自国家产生之后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以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即人是社会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也必然具有社会属性,需要与他人相互交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建立、巩固和发展这种关系就要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来完成。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双方所具有的平等地位和积极互动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前提。面对个性彰显、主体意识强烈的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有效性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本文纵观近些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研究成果,在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对该课题做了较为完整的研究综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概念、要素、形式、特点、功能、原则与方法,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什么”的问题,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随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有效性展开讨论,阐释其含义,介绍对其进行评价所产生的功能:导航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并提出了对其进行评价的标准。标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基本标准、二是具体标准。其中具体标准又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要素、过程、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划分和论述。理论需要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本文收集相关资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陈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取得的成效,随后从沟通渠道、学生的需要、语义理解和沟通形式四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最后一部分提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途径。本部分是全文的落脚点,旨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有效性的途径。主要包括:建立多维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渠道;运用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手段;培养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队伍;细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内容;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