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改良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ello19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寒沙区荒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过程较为复杂,人工植被恢复生长后,沙地土壤对不同类型和生长年限的植被具有不同的响应过程和变化速度,为了明确高寒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比较不同固沙植被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差异性和探讨人工林木的可开发利用潜力。本研究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进行样地布设与采样,结合实验室测定化验样品,从荒漠化逆转阶段、不同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等3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植被恢复促使沙化土壤逆转过程中,从风蚀为主阶段到土壤形成阶段,土壤中粘粒含量不断增加,土壤p H呈现减小趋势但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对于同一土壤剖面,上层土壤的理化性状指标变异性最大。土壤环境的正向发育主要体现在土壤养分表聚性的出现、土壤粘粒和有机质含量的显著增加。(2)与流动沙地土壤相比,植被恢复30年后土壤质量指标得到显著改良(P<0.05),各植被类型区土壤p H的变异性较小,但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0~5 cm表层土壤的恢复效果显著好于15~30 cm层(P<0.05)。与农田土壤相比,柠条样地的0~5 cm层土壤质量恢复至良好水平。(3)在建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得出,土壤容重、粘粒、有机质和全氮可以作为反映研究区土壤质量的代表性指标,各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改良顺序为柠条>青杨>沙棘>赖草>乌柳>柽柳。(4)各植被类型在恢复51年的过程中,土壤质量随着植被生长年限的增加逐渐改良,但其变化速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随深度增加各层土壤改良效果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差距不断扩大,土壤养分表聚性可以作为高寒沙地土壤正向演替的标志,但并不是从造林初期就显现的,出现在植被恢复12年左右。(5)柠条和沙棘适宜在共和盆地的沙珠玉地区推广种植,在其恢复生长30年后,已经具备较大的可开发利用潜力,建议适时实施林木抚育管理措施,以促进高寒沙区林场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经营发展。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我国“三农”问题仍然相当突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龙
分级教学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分级教学的一些教学构想和实践效果,以期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和问题,
忠诚老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更要自觉讲诚信、守纪律,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这
报纸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一部规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活动,保护劳动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该法自2008年5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从过去到现在的数十载里,由于人们对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地增强,园艺产业从而稳步的成长发展起来,伴随着的很多行业内的矛盾也开始漏出端倪。现如今社会主张对大肆地发扬农业
介绍了由Peltier效应和Seebeck效应发展起来的半导体热电材料的原理及其应用.碳化硼是最具潜力的高温热电材料之一.本文总结了碳化硼热电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其作为高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我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由此可以看出,十九大以后乃至更长的时间,我国新时代司法改革的重点将是进一步深化当前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法官绩效考核机制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关键节点,也是司法改革相关配套机制的组成部分,法官绩效考核机制的科学运行有利于规范法院及法官的司法行为,进一步促进法官发
目的: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探讨Pim-3、p-STAT3、CyclinD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88例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11例非
锌被认为是真核生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对锌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及代谢系统中的影响进行了概述,从锌的膜作用机理及核内作用机理两方面对其可能的机制做了探讨,并简单叙述了
互联网的发展对各种高速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光电混合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要求,由各种新型光交换设备和技术组成的全光网络逐渐成为主干网络的首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