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s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三十多年,在全球化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在推进工业化赶超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也因此带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三十年”。自1978年以来,GDP增速只有三次连续2-3年低于8%,分别是1979-1981年,1989-1990年,1998-1999年。然而2010年之后,GDP增速连续下降,已经连续四年低于8%,2015年更是破7,降到了6.9%的水平。伴随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时期。  关于新常态,大量的新闻是这样描述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上升,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增长的动力切换为创新驱动。  笔者认为,以上描述表达的应是政府对新常态的一种政策取向和美好的愿景,而不是新常态所必然带来的结果。新常态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处于初级和中级阶段,经济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采用以 GDP考核为主不考虑产业结构和生态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现阶段要转变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重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式。从2010年开始的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就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动态切换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实现经济增速平滑切换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大胆地创新,而创新需要重建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需要制度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改革,需要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内生动力,这些必备要素在多年来处于市场经济中心区域的中东部地区可能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但是在缺少创新基因的广大西部地区,成为了十分严峻的考验。因此,本文选择西部地区作为研究领域。  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众多,土地广袤,民族众多,城镇化率偏低,地理位置处于中国内陆地区,农村大部分较分散地分布在山区,“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是西部地区最为关心的话题。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成果毋庸置疑,但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其中,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作为矛盾中的焦点,不仅是全社会的关注点,更是西部地区矛盾的重中之重。  新常态下,伴随经济增速下滑,大兴土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的边际产出越来越低,产业结构问题严重制约了分配领域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基础,是现阶段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资源要素和市场环境又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城乡收入差距特点,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些因素造成了如今的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格局?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突破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劳动力流动瓶颈?如何打破多年来城市偏向制度的路径依赖?人口红利结束之后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动力又在哪里?这些问题汇集为本文的研究动机。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以所掌握的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状,研究在新的经济周期下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  在主体框架上,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新常态下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研究。第二部分,理论解释和实证检验相结合,对影响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从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新常态,从地区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根据主体框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收入差距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理论综述,同时对新常态、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分配、城乡收入差距及度量指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归纳了本文的三大理论基础:二元经济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其次,运用对比分析法,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分配的现状,对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特征和影响进行了概括分析。再次,对新常态下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作了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具体分析,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是静态决定力量,而较低的市场发育程度和路径依赖较强的制度变迁则是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演进动力。同时,本文以2006-2015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 Eviews8.0软件,对我国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的因变量为泰尔指数、自变量为经济、产业结构、政策、金融以及教育等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提出了缓解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文章的结论是:新常态下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新的特征,收入差距小幅收窄但依然处于高位,同时呈现出阶层化、社会化的新特点,收入差距的负效应使其在新常态下对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理论分析得出,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静态力量和动态力量,静态决定力量在于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动态演进动力在于市场发育程度和制度变迁力量;实证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受到城市化水平、政策偏向、教育发展等因素的多维影响。本文给出的政策建议是:既要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放,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力量,同时优化政府职能,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研究范围更加明确。时间上限定于新常态时期,空间上限定于我国西部地区,研究对象是同时基于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第二,研究视角的多重性。文章从静态决定力量和动态演进动力两个方面对影响新常态下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对策部分也是根据静态、动态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第三,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为新常态下的西部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发面提供一定的启示。  论文受笔者研究水平和学识所限,所以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由于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区间较窄,在数据搜集方面难度较大,限于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在定量分析方面比较薄弱。二是由于文章是以较宏观的角度对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涉及到的因素较多,无法对每个因素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探究,对成因的分析也不够全面。三是结合新的经济背景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鉴于笔者能力有限,文章中难免有偏颇之处,敬请各位专家予以指正。
其他文献
金融危机爆发后,重新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逐步增强,我国政府顺应这一趋势,于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外贸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并于2011年8
海德汉全新ECI 4000/EBI 4000空心轴编码器再次扩充感应式位置测量产品线.该款全新编码器为模块式结构,无内置轴承,空心轴尺寸为90 mm.用户用它可将传统皮带传动的电机反馈系
期刊
二十多年来我国所进行的经济改革,有在农村的也有在城市的。在农村,其一表现在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其二表现在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快速发展。在城市,我们一直
粉煤灰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针对东营地区粉煤灰的产生现状,积极开发粉煤灰的废物利用.通过对粉煤灰生产空心砌块的原料配比和生产工艺实施的调查,结果表明,利
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病理生理基础影响心排血量的主要因素有四:即心肌收缩力、心脏前负荷、心脏后负荷及心率。即使不改变心缩力,如能改善心脏的前后负荷,同样能取得增进心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双重过渡的统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各种各样的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渐近式改革战略进行了深
五彩醇香的美酒家族拥有变幻无穷的口感、晶莹时尚的酒具、光彩夺目的酒液、恰到好处的装点……鸡尾酒,开创酒的色、香、味新领域,并以美式文化中最具穿透力的“MIX”精神,缔造
【摘要】本文就现代汽车的维修现状、检测技术、设备改进及加强现代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汽车行业的维修人员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汽车维修;检测技术;质量管理现代汽车工业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及信息资源共享的新环境下,新技术、新材料等的使用使得现代汽车行业从根本上产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汽车集合了各种先进技术,例如液压技术及电子技术,使得现代汽车的工艺大大提高。同时,现代汽车在维修、故
自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也促使我国酒店业成为了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并且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