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流脉动对藻类生长及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类的生长与营养盐浓度、环境因子和水动力条件关系密切。三峡水库蓄水后,受到干流倒灌顶托的影响,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的水文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流速减缓,水体更新周期变长,自净能力下降,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春夏季节水华频发,对库区水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分析该类水域的水力条件,虽然流速极低,但由于其水力半径较大,流动仍处于紊流状态,紊流脉动是其重要的水动力因素。为探讨紊流脉动强度对藻类生长及水环境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垂直振动格栅紊流装置,在一定的光照和水温条件下,通过改变各组实验装置中格栅的振动频率调节水体中的紊流脉动强度,在营养盐充足的封闭水体中开展了实验研究。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在紊流水体中开展不同温度下的模拟实验,探究紊动条件下温度与藻类生长的关系。通过模拟实验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实验设定的紊动强度范围内,紊流脉动会显著影响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过程、生物量峰值及氮磷营养盐等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2)较微弱的紊流脉动能促进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而较强的紊流脉动则会抑制藻类的生长,格栅的振动频率为0.5Hz时,藻类生长最佳。随着紊流脉动强度的增加,藻类生物量峰值的抵达时间会逐渐推迟。在0-1.5Hz振动频率范围内,叶绿素a浓度与TN、TP显著负相关,其中TP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并且藻类生长越好,相关性越强。3)不同强度紊流脉动下,氮磷含量的变化情况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磷的变化差异最大。当格栅振动频率达到2.0Hz时,较之振动频率为0.5Hz的实验,水体中TN和TP的最大消减量分别降低了55.2%和69.0%。不同强度的紊流脉动均能促进水体的pH值迅速调节至藻类生长所需的稳定水平,且稳定值的波动范围较小,维持在8.40左右,温度的变化对水体最适宜pH值的影响较小。4)在15℃、20℃、25℃和30℃下,微弱紊动的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和营养盐的变化过程在各个温度下表现出相同规律,但叶绿素a最大现存量和氮磷的最大削减量随温度的变化发生了明显差异。25℃下,藻类生长最佳,TN和TP的削减量也最大,但30℃时氮磷浓度的下降速率最大。5)在实验设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藻类的适应期越短,生物量峰值越早到达。30℃时,叶绿素a的比增长率最大,藻类生长速率最快。
其他文献
企业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低端产业价值链,缺乏高科技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因此,中国企业整体创
<正>受OPEC部长会议决定不减少原油产量消息影响,自去年11月27日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加速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连续跌破70、60美元/桶整数关口,近期更击穿50美
随着澜沧江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其水质变化及其跨境影响,越来越受到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及许多国际组织的关注。以漫湾电站为例,利用澜沧江下游1988~2002年6个断面、21个项目的
目的:探讨福建汉族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其与载脂蛋白A1、B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
当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环保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体系也渐趋完善。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本文立足于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简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控制急性湿疹渗出的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抗组胺组、中西药组、激素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控制渗出的起效时间及治疗2
随着坝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坝建设在我国已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由于现代战争中快速精确打击的作战方式使得大坝因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军事价值而成为敌方的重点打击目标。
介绍宋氏妇科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认为冲任不调是痛经的根本,并分期予以辨治,经前期活血祛瘀、温经行气,经后期补气健脾养血,佐以活血祛风湿,同时强调调理气血、祛风除湿贯穿
随着换热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寻找一种传热性能好且能耗小的新型工质势在必行。纳米流体因其良好的换热特性、稳定性、不易磨损与阻塞管路等优势,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