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流化床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布洛芬废水试验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cur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中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其中有机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制备Cu-Mn-Ce/HTS-1催化剂、Cu-Mn-Ce/γ-Al2O3催化剂和Cu-Mn-Ce/海泡石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表征。构建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体系,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探讨各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研究催化剂对布洛芬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效果。实验结果如下:1)设计催化臭氧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在水力停留时间30 min,进水流量0.1L·min-1,计算出反应器的整体容积3 L,以活性氧化铝作为催化剂为例,通过Fluent模拟效果图得出流速在0.2 m·s-1时为最佳流化态。2)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Ce/HTS-1催化剂。在臭氧流量30 mg·min-1、初始溶液pH=7、催化剂投加量450 mg·L-1的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反应108 min时对布洛芬的TOC去除率为95.33%,相比较同条件下的单独臭氧反应提高53.5%。3)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Ce/γ-Al2O3催化剂。在臭氧流量30 mg·min-1、催化剂投加量450 mg·L-1和原始溶液pH=7的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反应108 min时对布洛芬的TOC去除率为80.96%,相比较同条件下的单独臭氧反应提高39.13%。4)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Ce/海泡石催化剂,在臭氧流量30 mg·min-1、催化剂投加量450 mg·L-1和原始溶液pH=7的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反应108 min时对布洛芬的TOC去除率为96.17%,相比较同条件下的单独臭氧反应提高54.34%。
其他文献
采用光辅助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了n-型多孔硅衬底,再采用水热法在其表面生长TiO2纳米线制得了三维n-型多孔Si/TiO2纳米线异质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散
近几年来许多养殖户仅注重青虾养殖产量的提高,内塘养殖青虾苗种繁育相当普遍,造成青虾生长慢、规格偏小、发病严重、早熟比例多,青是近亲繁殖种质退化现象相当普遍。2004年我站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荧光素衍生物——硫代异氰酸苯酯荧光素(FHBS);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在乙醇/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体积比1:1,pH=7.0)溶液中,研究了FHBS作为检测探针对H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