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①提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在景物的描绘中倾注了作家个人的思想和志趣。其中老庄思想对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老庄崇尚自然,用超功利的眼光看待自然,从山水中得到乐趣。他们主张亲近自然。古代文人名士们也常常通过山水游记文章来展示外在的山水美景,抒发内在的情致,在山水中徜徉、悟道,个体生命通过山水感悟世界宇宙,进而影响对人格的塑造,淡泊名利、不慕权贵,清静无为,虚以致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系统地观照探究老庄思想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以中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的六篇古代山水游记文本进行分析探究。分析不仅仅限于魏晋等时期,也辐射到宋、明、清等朝代,在时间上有更大的跨域,对文本里作者的创作、思想的发展研究也更具体。老子和庄子生逢乱世却有自己强烈的自由理想和超越世俗的追求,他们以深刻的洞察力对社会人生进行思考与批判。站在尘世之上为人类寻找精神的理想家园----自然。中国古代的山水游记既是作者们的人生足迹,也是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融入的见证,本质上是对生命的生存意义与归宿的思考。对教材中的山水游记散文进行较为系统的文本分析,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老庄思想为线索,分析在不同篇目中所呈现的老庄思想并进行多角度的解读、阐释,以期对老庄思想对古代山水游记作品作出更深入的文本细读。希望对名家名篇山水游记作品的深入探讨解读能够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