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ata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念,更体现了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思路和部署。近几年,随着非政府组织的不断膨胀和发展,其参与社会管理尤其是公共服务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和改善。现阶段,虽然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由于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局限,文化基础建设过度浪费且效果不理想。非政府组织不同于政府,其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决定了在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但是,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时仍停留在较低层面,这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不健全和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种种问题有关。  本文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路径为研究对象,在探讨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的优势和困境,并依据山东省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参与程度及公民意愿,细化非政府组织在实际参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路径研究,在优化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内部建设,同时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良性互动合作方式,政府通过市场手段,如采购、外包、补贴、授权等和合作方式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提供公众所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对非政府组织自发举办的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给予一定的支持。
其他文献
在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下,国家十分关注国企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在国企内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方面,更是提高了重视程度.因此,为了顺应国家发展纲要,国企需要在思想上端正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弱势群体数量日益庞大,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突出的社会问题。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更是如此。本论文不是单纯的研究弱势群体的现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