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形态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变异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FDCS)形态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的特征,以提高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为阐明该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2004-2009年存档及外院会诊的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6例,重新复习每例的HE染色切片确定诊断。①对6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②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EB病毒编码的小核糖核酸(EBV encoded RNA, EBER)的表达。③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肿瘤组织全基因组DNA,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4例FDCS的染色体全基因组.DNA扩增和缺失片段及其分布特征。结果:①肿瘤细胞多排列成巢状、旋涡状或席纹状,背景常常可见丰富的小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界限不清,胞质淡染。细胞核卵圆形或圆形,核膜清晰,核仁居中,核染色质淡染呈空泡状。②瘤细胞CD21、CD35、CD23阳性。③6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均未检测到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Latent membrane protein-1, LMP-1)的表达,EBER原位杂交结果均为阴性。④4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基因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共同的扩增区是10q11,15q11和21p11,未发现共同的缺失区域。⑤3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中共同发生拷贝数扩增的基因有9个,其中有意义的为BCL8(15q11-13), POTEB(15q11.2), TPTE(21p11),未发现共同拷贝数缺失基因。结论:①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形态学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胞质淡染,排列成巢状、漩涡状或席纹状。细胞核卵圆形或圆形,核膜清晰,核仁居中,核染色质淡染,嗜酸性。背景常常可见丰富的小淋巴细胞浸润。②CD21、CD35及CD23联合应用是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诊断性免疫标记。③EB病毒与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发生无明确的相关性。④染色体10q11,15q11和21p11的扩增可能与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发生相关;⑤BCL8(15q11-13)基因极可能参与了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政府始终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国家不断完善国内企业海外业务的各项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不少企业在开拓海外业务过程中,还常因为在项目签订或融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需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身心成长变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问题导向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在不同层次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要求越来越成为教学重点。不可否认,文化知识是外语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将文化知识与语言教学结合
智能索引是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索引信息组织与检索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智能索引系统借助数据挖掘、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当前大数据的存储、组织、索引和检索进行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跨膜蛋白质,参与细胞信号传导。一日EGFR酪氨酸激酶过度表达时,细胞的生长就会处于失控状态,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形成,因此寻找好的
为了应对21世纪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挑战,美国从学习、教学与专业学习、评价与问责、领导力与文化、基础设施五个要素出发,研制了"21世纪学习环境路线图",为教育
本文以低年级体育"跳绳"教学为例,从多种方式讲解、充足时间练习、利用游戏增趣三方面探讨了小学低年级开展"跳绳"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以跳绳游戏为活动主形式,积极创新教
目前,农村小班化英语教学陷入了困境,主要原因存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出现问题、英语学习习惯较差、英语教师教学水平亟须提升等方面。初中英语教师要认清存在的问题,积极
探讨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干预意义。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2321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另选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未进行孕期营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青霉素V钾片的含量。方法:应用Alltech C18柱(150mm×4.6mm,ID),以水-甲醇(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nm。结果:青霉素V钾浓度在0.10~2.50mg·ml^-1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