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凸显了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教育领域,一面是教育知识的急剧增多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热切呼唤,一面又是有意无意的知识流失。为了回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双重推动,必须高度重视对教师的知识共享进行研究。论文对国内外关于教师的知识共享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教师的知识共享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教师的知识共享有关概念的厘清,认为恰当的教师的知识共享可以惠及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师的知识共享利于知识的增值以及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教师良好的知识共享还可促进学生学习,成为学生问知识共享的榜样,是有效阻止学校教育知识流失和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论文对前人已划分的知识共享层级进行了剖析,梳理了前人在知识共享划分方面的基础和存在的不足,并依据知识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八种教师的知识分类组合,进而划分出教师的三个知识共享层级。其中,教师的外围层——低水平知识共享,是对教师的竞争性显性非专业知识、教师的非竞争性显性非专业知识、教师的竞争性隐性非专业知识、教师的非竞争性隐性非专业知识进行的共享,这一层级的知识共享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价值不大;教师的中间层——一般水平知识共享,是目前大多数学校所处的一种知识共享层级,它包括对教师的非竞争性显性专业知识、大部分的教师的竞争性显性专业知识、少部分的教师的非竞争性隐性专业知识进行共享,这一层级的知识共享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核心层——高水平知识共享是教师的知识共享的诉求,它包括了对少部分的教师的竞争性显性专业知识、大部分的教师的非竞争性隐性专业知识和教师的竞争性隐性专业知识进行共享,这一层级的知识共享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核心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核心层——高水平知识共享所面临的主要障碍,论文还设计了访谈提纲对教师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发现高水平知识共享的障碍主要来自教师层面、组织层面和知识本身三大层面。通过对共享障碍的分析,并依据知识共享的层级划分,论文从知识学习、共享能力锻炼、共享平台搭建、组织结构调整、共享制度建立、共享氛围培育等方面对促进教师的高水平知识共享提出了建议性策略,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教师的知识共享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