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4fc561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持续推进,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相对滞后,公共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这一现状在“城中村”这一特殊社区体现得尤为突出。城中村是“都市中的村庄”,尽管其位置身处城市,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城中村公共品的供给处于真空地带,不但直接影响城中村居民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可能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威胁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态。因此,如何在保持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又不忽视城中村公共品供给的改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学者在研究公共品供给方面,较多选择普通城市社区和农村公共品供给作为研究的对象,有关“城中村”的文献,也多数以社会逻辑、制度变迁等社会学角度以及城中村改造等治理角度为研究视角,鲜有学者将城中村与公共品供给相结合,探讨城中村公共品供给问题。鉴于此,本文以贵阳市城中村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相关公共品供给理论和有效的供给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贵阳市城中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考察了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作为公共品供给主体时的优点和不足,探讨了各供给主体有效供给的条件和供给形式,最后形成相关对策建议,以供政策制定者参考。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在城中村公共品供给现状中,居民对公共治安的不满意度最高,达到82.19%,环境卫生和公共出行也达到60%以上;而在对公共品的需求上,公共治安也排在第一位,达到了71.91%,公交车需求达60.27%。可见,公共治安问题是城中村公共品供给的首要问题。(2)城中村公共品供给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供给主体缺位、投入不足以及缺乏有效评估机制。(3)由于公共品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其广,单一的供给主体可能难以形成有效供给。与此相应,城中村公共品能否有效供给则主要取决于各区政府、村委会的重视程度、村民自治程度以及是否善于借助非营利组织的力量。
其他文献
西汉宣元之际是汉朝发展史上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宣帝时“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但从元帝开始,“孝宣之业衰焉”,西汉开始衰落。这种由盛而衰的转折,是和汉家在这一时期
国家形象在影像传播这一多元语境下的一种国家与全球环境的互动,这一过程是重塑与构建国家形象自身的定义和认识。通过影像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对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国家显得尤
【正】身体内的炎症,是凋零的细胞或者因病原体的入侵造成的,与其他季节相比,秋天会更加突出。而炎症是衰亡的开始,如果想要延缓衰老,在秋天必须要有一定的抗炎措施,来帮助身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生物传感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等领域,HRP的性质、抗逆性以及
经过酷热高温的夏天,人体的各种能量损耗严重,加上秋季天高气躁,情绪波动起伏不稳定,容易狂躁疲软,秋乏秋困。因此,秋季饮食养生刻不容缓。从时令上看,秋天是收获季节,也是人
本文以对哀牢山波村拟亲属关系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主要探析彝族的拟亲属关系问题,并尝试探讨人类学拟亲属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文章以波村彝族非亲属成员个体之间拟亲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以及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各国对SAR技术的重视和大量投入,使得SAR技术突飞猛进,而对SAR图像的理解与解译的
桥壳是安装差速器、减速器和轮毂的基础件,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及摩擦磨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树脂砂型铸造球墨铸铁叉车驱动桥壳的
本文介绍了离子色谱法(IC)的分类、优点及应用。针对日常生活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利用其快速、灵敏、稳定性高、选择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研究开发检测和鉴定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差异化、功能化的纺织品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些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