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地体和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元古代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造山带是连接华北克拉通与华南陆块的核心纽带,其古老基底为北秦岭地体,发育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的地壳物质。在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叠加和变质作用的广泛影响下,其基底性质和构造演化一直存在争议。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其太古宙和古元古代的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演化已经研究非常充分,但由于华北克拉通相对缺乏中元古代晚期和新元古代岩石,使得其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缺乏有效制约,导致北秦岭地体与华北克拉通之间的关系长期存在争议。本博士学位论文选取北秦岭地体的秦岭岩群变沉积岩、新元古代花岗岩以及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元古代岩浆岩进行研究,揭示了秦岭岩群的沉积物物质来源和北秦岭地体构造属性,制约了北秦岭地体和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元古代不同类型岩浆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北秦岭地体和华北克拉通南缘在新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超大陆重建中,诸如北秦岭地体这样的微陆块往往会被忽视,但是它们既可能是一个连接两个大陆的独立微陆块,也有可能是从某一大陆的边缘分裂出来的碎片。无论是哪种可能性,都对制约主要陆块之间的相互关系、重建超大陆具有重要的意义。北秦岭地体是华北克拉通与华南陆块之间的一个微陆块,在新元古代和寒武纪时期通过古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而增生到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地体出露有大量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沉积岩,为限制其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和裂解过程中的构造演化提供可能。本文对北秦岭地体秦岭岩群变质沉积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变沉积岩具有杂砂岩成分,其原岩为成熟度较低的沉积物。铝饱和指数A/CNK比值为0.99~1.28。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LILE和LREE富集、HFSE和HREE亏损,稀土配分图显示Eu的负异常,具有与上部陆壳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变沉积岩的变质年龄约为510~490 Ma,对应着早古生代的大陆碰撞事件。三个变沉积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61±54 Ma、954±15 Ma和861±10 Ma,对应于最大沉积年龄。考虑到研究地区存在960至890 Ma的花岗岩侵入体,我们将其沉积时代分别限制为1110~960 Ma、~960 Ma和~860 Ma。根据~960 Ma和~860 Ma变沉积岩碎屑锆石结晶年龄与沉积年龄之间的差异所表现出的分布特征,推测它们沉积于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过程中的陆间盆地环境。秦岭岩群变沉积岩具有1000~900Ma和1700~1400 Ma两个主要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900~800 Ma、1300~1200Ma和1800~1700 Ma三个次要的年龄峰值以及少量的太古宙锆石。新元古代碎屑锆石主要具有负εHf(t)值,与北秦岭地体中的新元古代花岗岩一致;而中元古代碎屑锆石主要具有正εHf(t)值,类似于东劳伦和东格陵兰的碎屑锆石。这意味着秦岭岩群中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是北秦岭地体本身和东劳伦,说明了北秦岭地体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之前与东劳伦克拉通连接。结合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同时代地层,可见北秦岭地体是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罗迪尼亚东劳伦北部之间的缺失块体。北秦岭地体存在大量的新元古代S型花岗岩,是北秦岭陆壳物质重熔的产物,对这些新元古代花岗岩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北秦岭地体陆壳的形成与演化。锆石U-Pb定年显示,S型变花岗岩结晶年龄为946~893 Ma,结合前人数据,获得北秦岭地体S型花岗岩活动时间从~960 Ma持续到~890 Ma,与北秦岭地体中~890 Ma的Ⅰ型花岗岩形成时代重叠。主微量元素显示,S型变花岗岩具有钙碱性、过铝质特征,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和HREE,具有Pb正异常、Eu负异常,显示与大陆上地壳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这些S型变花岗岩全岩εNd(t)值为-4.98至-2.99,全岩εHf(t)值为-3.69至4.00,锆石εHf(t)平均值为-2.79至-0.1,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全岩Hf-Nd同位素解耦、全岩Hf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解耦,并且解耦S型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具有相对更大的变化范围。锆石Ti温度和锆饱和温度表明,S型花岗岩的结晶温度大于720℃。全岩Sr-Nd-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S型变花岗岩为秦岭岩群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低Ba高Rb/Sr和低Sr高Rb/Sr特征表明,熔融过程中白云母和黑云母分别发生脱水分解。这些S型花岗岩中Hf-Nd同位素解耦的特征难以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锆石的溶解不彻底、同质异位素干扰校正不彻底,以及磷灰石、独居石和石榴石不一致熔融解释。秦岭岩群变质沉积岩显示出Hf-Nd同位素耦合的特征,说明沉积岩源区的锆石分选也不是S型花岗岩Hf-Nd同位素解耦的原因。源区锆石的不平衡熔融和结晶时继承锆石的局部影响,可能是导致全岩Hf-Nd同位素的解耦、全岩和锆石的Hf同位素解耦,以及锆石Hf同位素不均一性的原因。同样是S型花岗岩,890 Ma的岩浆温度相对960~900 Ma的明显升高,以及890 Ma的Ⅰ型花岗岩的出现,说明引起地壳熔融的地幔热流逐渐升高,指示北秦岭地体已经从大陆碰撞转变为碰撞后伸展背景。为了制约华北克拉通南缘在新元古代时期的构造背景,本文选取华北克拉通南缘方城地区的碱性岩进行研究。岩相学观察表明,方城碱性岩包含硅不饱和霞石正长岩、硅饱和石英正长岩和碱长正长岩。在主量元素上,碱长正长岩具有异常高的K2O含量,显示超钾质过铝质特征;霞石正长岩和石英正长岩均为碱性钾玄质偏铝质岩石。碱长正长岩异常高的钾含量可能是后期热液强烈蚀变的结果。方城碱性岩都具有富集LILE、HFSE和REE的特征。石英正长岩锆石U-Pb年龄为848.7±5.9 Ma,锆石显示LREE亏损、HREE富集、Ce正异常、Eu负异常的特征。霞石正长岩榍石的U-Pb年龄为837±15 Ma,榍石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和HREE。结合前人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方城碱性岩的形成时间为870~830 Ma。锆石Ti温度、锆饱和温度和长石三元图解表明霞石正长岩的岩浆温度可能为900~1000℃,石英正长岩的岩浆温度为800~900℃,霞石正长岩的侵位压力为246~285 MPa。霞石正长岩和石英正长岩均显示高的氧逸度(ΔFMQ+0.1~ΔFMQ+2.2),表明它们的形成于受交代的岩浆源区。富集的全岩Hf-Nd同位素特征表明霞石正长岩[εNd(t)=-1.5~-1.4;εHf(t)=-3.79~-3.39]和石英正长岩[εNd(t)=-4.8~-4.4;εHf(t)=-6.28~-5.97]来自相对富集的岩浆源区。霞石正长岩为富集源区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而石英正长岩则是富集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锆石SIMS氧同位素和单矿物氧同位素表明,石英正长岩具有低δ18O值3.37‰至5.38‰,这种低δ18O特征继承自低氧源区。这些碱性岩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在伸展背景下岩石圈小规模部分熔融的产物,对应于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时期,反映华北克拉通南缘经历过一次陆缘拉张。北秦岭~960 Ma和~860 Ma变沉积岩对应板块汇聚背景;960~890 Ma的S型花岗岩的发育,暗示北秦岭处于大陆挤压的加厚阶段;890 Ma的I型花岗岩和890 Ma的S型花岗岩岩浆温度的相对升高,表明北秦岭地体此时转向大陆碰撞后的伸展构造。870~830 Ma华北克拉通南缘已经处于大陆碰撞之后的拉张背景。
其他文献
电弧等离子体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气体种类多、压力范围广等优点,在危废处理、热喷涂、金属焊接、辅助燃烧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受自磁压缩和热箍缩效应的影响,电弧等离子体的特性参数(温度、压力、密度等)梯度大,电弧弧柱径向收缩在几个毫米范围内,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材料制备、粉体球化等领域需要大尺寸热等离子体的应用。本文通过自主设计的多电极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研究了多弧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诊断了多弧
学位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降解会引发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organicaerosol,SOA)与臭氧的形成。VOCs在大气中的初始降解反应是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了解其化学动力学对研究后续氧化产物与污染物的生成机制至关重要。大气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是探索VOCs初始降解机理的基础。实验检测(如基于同步辐射真空
学位
工业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严重的金属污染,有毒重金属污染物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环境还会危害人类生命安全,而稀有贵金属因无法得到合理的分离回收造成资源浪费。为了研究方便,本论文将金属污染物的研究内容分为环境污染型重金属的吸附与资源回收型高值贵重金属的回收两部分。环境污染型重金属的研究对象为常见的重金属(铅、铜、镉和锰等)以及砷污染,资源回收型高值贵重金属的研究对象为金和铂。吸附法作为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处
学位
太阳能是丰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光催化分解水将其转化成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之一。高效的光生电荷分离在光催化反应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大多数材料中光生电荷受到体相复合或缺陷捕获的制约,使得光催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变得困难。单畴铁电PbTiO3材料的本征极化场已被证明可以促进光生电荷从体相到表面的分离和迁移。然而,铁电PbTiO3的表面电子结构和极化屏蔽引起的表面催化活性不足和光吸收范
学位
血管支架植入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成熟治疗方式。支架材料在人体腐蚀性的生理环境中承受交变载荷,因此其腐蚀疲劳抗力是保证长期服役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作为一种安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检查诊断。当前临床应用的血管支架主要为永久性的金属支架,以316L不锈钢、Co-Cr合金,以及镍钛合金为主,这些合金中普遍含有铁磁性元素Fe、
学位
射流火焰是燃烧和火灾领域的经典研究课题,常见于室外燃气管道泄漏所引发的扩散射流火灾。由于管道破裂点位置不同,火焰喷出的方向也相应不同,且往往受到环境风的作用,火焰发展较为复杂,呈现出与无风射流截然不同的燃烧状态和形态特征,为明火探测、火灾防控预警和消防救援带来挑战。前人关于环境风作用下扩散射流火焰的研究,或仅注意到风的影响,或仅将倾斜角度作为变量,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的模型来表征二者协同作用对火焰形态
学位
随着小型旋翼无人机在军事、科研以及商业等领域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噪声水平成为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旋翼噪声作为无人机最主要噪声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保证气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旋翼离散与宽带噪声不仅是无人机在发展中所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本文针对仿静音飞行猫头鹰羽毛结构特征设计的仿生前缘锯齿、后缘锯齿以及前、后缘锯齿耦合结构,系统地展开了关于无人机旋翼气动性
学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逐渐向深山地区推进,山区隧道建设不断增多,山区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探明隧道掌子面前方含水构造的真实深度、边界位置、空间展布等三维空间定位信息,为提前采取施工措施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化数据。因此研究高精度的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迫在眉睫。在隧道含水构造预报中,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段,论文针对实现瞬变电磁法高精度三维超前
学位
期刊
期刊